佛法生活
1.什麼是舍利子
梭巴仁波切解釋,由於修行人心識的清淨,他們的身體火化時,骨灰中會化現出微小的結晶、珍珠般的沈澱物,叫「陵舍」(ringsel)。這些「陵舍」看起來相當神秘。
‧看到舍利子的利益
看到這些珍貴的聖物會在我們的心相續中播下種子、潛能,使我們能夠了解佛陀的教法,使我們成佛。
這同樣適用於佛教徒及非佛教徒。為什麼?因為聖物本身的威神力。利益並不依於見者本身對舍利子的信心。看到舍利子能去除阻礙我們內心中在今生及來世生起慈心和悲心的障礙。其結果是,我們造下了生善趣的因。
梭巴仁波切解釋:與聖物結緣是眾生積聚內在善的潛能(以獲得安樂和正覺)最簡易的方法,因為這甚至不需要發起清淨的意樂就可以達成,而對於那些不熟悉出離心、菩提心和正見的人來說,通常需要極大的努力才能生起清淨的意樂。
由於聖物的威神力,只要藉由聖物的緣境做供養、繞行或禮敬,它們就立即成為證悟的因。聖物使造善業、造安樂因變得如此簡單。大多數的人都有煩惱──無論我們多麼不想生氣,依然要花數年的時間才能減少瞋心,控制怒氣。造下調伏的善行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行。但透過聖物,卻是如此輕易。
2.佛法與世俗法之別
有一個噶當行者的故事,可以用來說明何謂佛法。
有一天,阿底峽尊者的譯師種敦巴,遇見一位老人在繞塔。
種敦巴問道:「你在做什麼呢?」
老人說:「我在修行。」
種敦巴答道:「繞塔是好事,不過,如果你去修行,不是更好嗎?」
老人便不再繞塔。
他想,種敦巴所謂的修行,意思大概是讀經。
於是他開始讀經典。
之後,有一天種敦巴到來,遇見老人在誦經,
種敦巴又問:「你在做什麼?」
老人說:「我在修行。」
種敦巴又回答:「讀經典是好事,不過修行不是更好嗎?」
老人想,或許種敦巴說的修行,是指禪修。
於是他不再誦經,開始禪修。
又有一天,種敦巴來了,看見老人在禪修,便問道:「你在做什麼?」
老人說:「我在修行。」
種敦巴還是說:「禪修是好事,可是修行豈不是更好嗎?」
老人感到很困惑。他已經試過所有這些事情。每次他都認為:「這是修行,這是佛法。」最後卻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才算是修行。
所以,老人問種敦巴:「你說的修行,到底是什麼意思?」
種敦巴答道:「捨棄今生。」
種敦巴所說的重點,不在於強調遠離一切東西,去做乞丐,一文不名。重點不在那上面。
一個人可以住在非常偏僻的地方,隱居不見任何人,穿破衣,一無所有,照樣有可能不是在修行。
即使外表看起來像這樣,還是不如法。
就算長年不見任何人,隱居起來禪修,不吃東西,光是那樣,不見得就是在修行。
因為他可能是為了今生得到名聲,才那麼做。
表現出樸實的樣子,過著一文不名的生活,穿破衣,諸如此類,為的是博得其他人尊敬,稱讚你在修行,已經捨離今生。
縱使一個人不見任何人,在偏僻的地方隱居,不吃東西等等,達好幾年之久,只要他所做的那一切,發心是為了今生要獲得好名聲,贏得尊敬等等,那麼,那一切都是在造不善業。雖然外表看起來出離了,其實,只要是出於今生要獲得其他人的尊敬、讚譽,這些遠離家鄉、塵世的行徑,就和佛法不相應。貪著今生安樂的發心,造成這一切不善業。
總之,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如何修行,雖然他住在偏僻的地方,長年禪修,恐怕沒有一件事和佛法、聖法相應,全部都成為世俗法,一輩子都在造不善業,形成惡趣因。儘管在偏僻的地方隱居,不吃不睡,不見任何人,所做所為卻完全是造惡業,生命浪費在造惡業,惡趣因。像這樣,說起來是修行,其實是貪執今生。這使得聞思修的行為,和佛法不相應,不能讓每天的日常活動,諸如走路、坐著、睡覺、工作等等這一切,全部和佛法相應。甚至連聞思修之類的傳統修行方式,也無法成為法行。貪著是這一生所有問題的根本,造成今生所有的困境。
即使試著禪修一小時、十五分鐘,甚至僅僅五分鐘,內心卻從來沒有平靜過,不斷受干擾、分神,沒有辦法好好禪修,繫念在所緣境上面。就是唸一圈一百零八遍的六字大明「唵嘛呢叭美吽」,都不能夠一心不亂地專注,做好禪修,反而頻頻分神。一天僅持誦一圈真言,甚至都不能修得圓滿,整個時間在散亂中耗掉。這一切都是貪執今生所引起的。一個人想要修行,也抽得出時間修行,所修的卻不是純淨的佛法,這是貪執今生的過患。
在念死無常一節,提到不憶念無常和死亡,有六種過患。其實,那些也是貪執今生的過患。由於沒有捨離、放下、斷除這份貪著,才不憶念無常和死亡,因而不記得要修行。縱然萌生修行的念頭,卻老是一再拖延,下個月、明年等等。那也是出於貪執今生的俗慮,世俗法的惡念。所以,一個人即使設法抽出時間修行,也嘗試修行,由於貪著世俗法的惡念,還是不能夠修得清淨。
進一步說,由於不能夠如法的修行,不能夠防護業行,不能夠持戒,使得一個人作惡多端,這也是世俗法的惡念,貪執今生使然。為什麼一個人的心流,會充塞著堆積如山的惡業,死到臨頭的時候,不能夠死得安詳、快樂、滿足,反而帶著重大的哀傷而死?這是由於不曾修行,今生累積的所有惡業,使人極度憂慮、恐懼惡趣苦,帶著這樣的心情死去。追根究底,還是由於貪執今生的緣故。
人往往有充裕的時間,做無意義的活動,吃、喝、睡覺等等,以及其他許多事情,卻找不出時間修行。一個人找得出很多時間做無意義的活動、消遣,卻很難找得出時間修行。世俗法的惡念,導致這一切過患。這個敵人一直安住在心中,恆時妨害自己,不能修行,無法獲得來生的安樂,解脫輪迴,乃至成就佛果。
世俗法的惡念,貪執今生,也是疾病基本的主因,帶來癌症、愛滋病等等。尤其是愛滋病,無疑是得自這個肇因。我們不妨審查疾病的根由,它的演化過程,推敲疾病的原因。
疾病固然有其外在的助緣,不過,它的內因究竟是什麼?
是什麼導致疾病外在的助緣—─諸如鬼神、魑魅、龍、人及其他眾生,加害自己?
是什麼促使外在的環境因素構成生命、健康的問題?
到底是何種心態召來疾病?
如果我們探本溯源,審察疾病的根源、演進以及和心態的關連性,像這樣審察之後,會發現疾病大都基於世俗法的惡念,貪執今生。所以,最有力的解決之道,是克服、斷除這種惡念、貪執。這樣一來,不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從事什麼活動,吃飯、走路、睡覺等等,乃至聞、思、修,一切都會成為法行,每件事情都是在修行清淨的佛法。
釋妙喜/恭譯(摘自<<心匙>>)
3.圓滿生命的目的
透過實踐道次第而獲得這殊勝的成果,是僅此一次的工作。
因此,奉獻你的生活於此極為重要。這是你此生最值得做的事。
我們如何最有效地利用這個暇滿人身,這個僅僅這一次我們已經得到的寶貴人身?不只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最珍貴、最重要的其他有情,我們該如何使這個人身最具義利?正如我們覺得自己是多麼珍貴一般,數不清的其他眾生一一都和我們同等地珍貴,都只追尋安樂,不要任何痛苦。我們該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有益於他們?這是我們該捫心自問的要事。
‧明智的、聰明的自私
如果我們照顧他人,為他人的安樂工作,自然就是在照顧我們自己。努力使別人快樂是愛自己的最佳方法。同樣地,如果我們傷害他人,也就傷害了自己。傷害他人無法帶給我們現在及未來的寧靜、安樂,只會有悲慘和不幸。帶給他人安樂是帶給自己安樂的最佳方法,它會自然隨之而來,它會順便發生。做帶給他人安樂之事,對我們的心有正面的影響。
相反地,如果以不善的動機對他人所做的行為、帶給他人傷害,這些行為在我們的心相續中留下不善的習氣,這些習氣隨後化現出不悅意的境。當我們的感官接觸到這些境,不悅意的感覺就生起了。這就是生活的問題之發展歷程,這說明了它們如何開始。它們的起源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源自我們的不善念。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此生或未來世所經歷的痛苦。
健康的行為──善行、利他行,以慈悲心、真摯的心,帶給他人安樂的行為──在我們的心相續中留下善的習氣。這些化現為悅意境。當我們的感官接觸到這些時,悅意的感受,舒適、成功──我們想要及渴望的一切愉快經驗──發生了。這就是直至成佛的安樂之發展歷程。悅意的日常生活、從現在直到成佛的所有愉快和享受,都來自善念、善的動機、善行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大悲觀音達賴喇嘛尊者常說,珍愛他人是珍愛自己的最佳方式。尊者稱之為明智的、聰明的自私,因為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珍愛他人、戒除傷害他人、提供他們所有的利益,那麼,一切我們想要的現時或未來的安樂都會實現。經驗證實,不僅是暫時的安樂,甚至成佛、恆時安樂的究竟境界、寧靜和大樂的圓滿、至高成就,都來自服務他人的結果。實際上,我們越為他人奉獻自己,自己的安樂就越迅速、容易地生起。這是安樂的自然發展歷程。
‧以慈悲和智慧過活
這意思是過著慈悲的生活。因此,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我們的生命,這問題的答案就是以慈悲和智慧過活。光是慈悲並不夠。我們也需要發展智慧。我們如何發展智慧?我們無法由藥劑或特別的飲食,或移植別人的腦袋放到自己的頭殼裡面,或拿別人的心臟放到我們的胸膛中而得到智慧。我們只能透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修持來發展智慧。智慧來自於聆聽正確的教法,思惟並修持它們。
所以,我們必需接受無誤的教法,獲得無誤的體會,從事無誤的修持,因而獲得無誤的證悟。這極為重要。這樣我們才不會浪費我們的生命,不會走錯路,而能領悟生命的潛能,那猶如無垠虛空。一切有情都只想要安樂,完全解脫痛苦。我們生命的目的在於盡可能廣泛地利益他們。
此外,我們必需學習如何分析和禪修。正如只閱讀處方箋無法治療疾病──你必需服用藥物──僅僅知性上了解教法並不足夠,我們必需實修。
為了止息我們的所有痛苦,年老、生病、死亡、再生的循環,還有中陰狀態的問題,我們必需治療我們生病的心,從心病中徹底痊癒──紛擾的情緒心念和煩惱是一切我們所不欲之經歷的肇因。為了我們以及其他眾生究竟的安寧,我們必需這麼做。
‧此生最值得做的事
我們已經享受過暫時的安樂無數次。沒有哪一種新鮮的現時安樂我們沒有體驗過。新的、我們過去從未經歷過的,是由於止息所有痛苦、死亡、再生而產生的大安寧,即透過徹底止息苦因(無明、煩惱、不健康的心起心動念而造作的行為)而生起的究竟安樂。這是我們過去從未經歷過的。
從無始以來我們被趨迫在輪迴生死各道中一再輪轉,一再經歷輪迴一整套的生活問題,全部一整套,一次又一次。我們從未經歷過這一切的結束,究竟、恆常的安樂,我們從未經歷過一切問題、其肇因煩惱及它們所趨動的業之徹底止息。
透過實踐道次第而獲得這殊勝的成果,是僅此一次的工作。一旦我們證得恆常的安樂,止息一切苦,我們絕不會再次受苦,因為我們在心相續中曾經播下之生活問題的種子已經全然根絕、完全淨除了。因此,不可能再次受苦──沒有因,沒有理由。一旦我們依道而行到盡頭,我們將永遠不需要再這麼修一次,我們不需要繼續修持。一旦我們達到目標,它就永遠持續。因此,奉獻你的生活於此極為重要。這是你此生最值得做的事。
有一份西藏的教典《三主要道》,是由偉大的導師宗喀巴大師所寫的,將佛陀教導的成佛之道濃縮為三要──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正見。三要道引導至解脫、恆常的安樂、完全出離輪轉苦趣之輪迴。三主要道的修持斬斷了一切苦的根,斬斷無明、無知的心,並帶來成佛的無比大樂。
宗喀巴大師是偉大的證悟者,智慧之佛文殊菩薩的化現,是諸佛智慧的化身。他的功德之海無盡猶如虛空,他的聖心圓滿一切證悟──正見、慈悲和大力──他對一切有情及佛陀的教法提供了無限的利益。
‧道次第口傳
接受諸如三主要道這類法本的口傳非常好,其中包含了本師釋迦牟尼佛最精華的教法。當你接受口傳時,你獲得了回溯至偉大的宗喀巴大師本身、而且未曾間斷的教法傳承之加持,並在你的心中種下整個佛道次第的種子。我自己也曾經從我的許多上師接受過口傳,例如達賴喇嘛尊者以及他的上師,他們本身就是證悟者,也是成就的學者,即使從世俗的觀點來看,也是偉大的瑜伽士。由於這些加持,當你閱讀、學習、禪修你曾接受過口傳的法本時,這些行為變得更有效,更有益於你的心。當你教導他人這些法時,你的教授也將更有益於他們的心。
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曾在田野中教導五百隻天鵝。僅僅聽聞到這些字句,牠們下一世全部轉生為人,成為受俱足戒的僧伽,並證得聖者的殊勝境地。他們實證直觀究竟本性的殊勝道,從而止息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情緒化心念,達致所有苦及苦因的止息。因此,僅僅聽聞佛法對心相續能產生極具利益的影響,甚至是畜生,牠們不僅投生為人,也能獲得菩提道上的高證量,例如見道的證量。
偉大的印度班智達「世親」,曾造了重要的論著《阿毘達磨俱舍論》,每天都大聲地持誦它。一隻在他房屋的屋頂上築巢的鴿子曾聽到他讀誦,當這隻鴿子死亡的時候,「世親」用神通觀察這隻鴿子投生於何處。他發現鴿子投生為附近一戶人家的男嬰,而這家人也同意把他們的兒子交給受人敬重的班智達照顧。這個孩子──也就是後來的「安慧師」──受戒出家,成為偉大的俱舍論專家(在他前世仍是一隻鴿子的時候,他就數數聽聞過這部論),並寫了這部論的幾本註解。這是僅僅聽聞佛法能帶來極大利益的另一個例子。
我的一位上師曾告訴我關於安慧師的另一個故事。正如基督徒向聖母瑪麗亞祈禱般,許多佛教徒也對度母(正覺聖意的女性化現)有極大的信心。安慧師小時候曾試著向一尊置於玻璃櫃中的度母像供養食物,但是每次當他把食物推上去碰到玻璃時,供品掉下來他就哭泣。由於他極大的依止心,他並不洩氣而繼續嚐試,但食物總是掉下來。最後,度母被他的誠心所感動,使他的供品漂浮在空中,反著地心引力,漂浮在玻璃前。
‧普世的責任
生命的目的不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獲得自己的安樂。我們生命的目的,是要對其他有情有貢獻,利益其他眾生,無論是一位或許多位眾生。然而,我們活著的真正理由是為了要解脫其他無量眾生離苦,並引導他們獲得成佛的殊勝安樂。那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普世的責任,要帶給一切有情最究竟的安樂。
為什麼我們有這種責任?如果你心中生起慈悲心,你就不會傷害他人。沒有傷害,就有寧靜與安樂。因為不傷害他人,你給予他人寧靜和安樂。除此之外,有慈悲心,你還會以更積極的方式利益他們。你的慈悲心量越大,就越能幫助其他有情。因此,因為你的慈悲心而使其他有情經歷到的一切寧靜與安樂,都來自於你,依賴於你。因為這取決於你是否對其他有情生起慈悲心,這一切掌握在你的手中。如果你不生起慈悲心,他們就得不到你可以提供的寧靜與安樂,如果你生起慈悲心,他們就能從你得到這一切寧靜與安樂。因此,你有普世的責任帶來寧靜與安樂給每一位有情。
在此暫停一下,停止閱讀,並思惟我剛剛所闡釋的普世責任感──如果你對一切有情有慈悲心,每位有情都能從你獲得許多寧靜與安樂,每一位都不會受到傷害。思惟,「他們所經歷和享受到的這一切寧靜與安樂都依賴於我。」在你試著發覺對一切有情的寧靜與安樂有普世的責任感時,思惟其原因並牢記於心。
思惟,「我對一切有情的寧靜與安樂負有責任。」
倘若你能在每日生活中修持這一點的覺知,那很了不起。即使你沒有修很多其他的法門──持誦真言、本尊儀軌、許多其他的前行──只要你能在心中牢記,生命的意義是要帶給一切有情安樂,並對此生起責任感,如果你能維持這種心態,再三地憶念這一點,你將為自己的生命帶來極大的意義,而且如此一來,你就會自然而然、自動地利益他人。
‧讓生活變成你的修行法門
如果你能憶持普世責任的正念,你所做的每一件事──走路、坐臥、工作、吃東西,無論你做什麼──都會被這種正面的心念轉化。你身、語、意的每項行為都立即變成對其他有情的服務。當你睡覺時,你為他人而睡。當你吃時,你為他人而吃,當你工作時,你為他人而工作,當你說話時,你為利益他人而說、為了帶給他們安樂。你的心態改變為這種方式的那一剎那,無論你做什麼,都變成利益他人的行為。
在你改變前的一分鐘、一小時,你的行為是出於自我及自我中心的想法,因此無論你做什麼都是不清淨的,不會成為獲得正覺的因。因為你的動機是自我,貪著支配你的心,而你的行為不會變成究竟安樂或解脫六道痛苦輪迴及其肇因之因。它們甚至不會變成美好的轉世或來世安樂的因。由於你的行為是出於自我及貪著,貪執今生而行,它們只會變成苦因。
但是一旦你生起「我對一切有情的安樂負有責任,這就是我生命的意義。」這樣的念頭,感覺這普世的責任感時,剎時間,你所做的一切完全轉化了。它變成為眾生而做的工作,變得很健康。它變成不受自我污染的清靜行為。它變成正法。你的行為變成佛法,這就是你能做的最佳修行。當你工作時,你是在修行。當你學習時,你是在修行。無論你做什麼,你都在修行。你的生活和修行沒有分別。你的整個生活變成你的修行法門。
只要你能一心專注於此,雖然你無法做很多其他的修持,這正面的心態,利他的心念,轉化了你所做的每一件事為最殊勝的法,最殊勝的安樂因。你所做的一切變成安樂及成佛的因。你整個的日常生活將帶領你越來越接近佛地的究竟自由。
如果你心中沒有慈悲,剩下的只有自我,自我中心的心。那意味著你整個生活都奉獻給你自己的安樂。但其他有情呢?他們也想要快樂。你並不是唯一需要安樂的人,其他有情也需要安樂。因此,當你在自我的影響之下,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起衝突。你可以發現自我中心的心如何製造問題,和他人相處時的難題,不和諧等等。你的自我越強,你的生活中就有越多問題。其他人會發覺很難跟你相處。即使你找到了一個朋友,遲早──你的自我生起貪著,而它又引發瞋恨的生起──你的自我及那些其它的情緒將使你的朋友變成敵人。
‧培養善心的必要
只要你出於自我而行,你就會傷害他人,因為你的自我意圖獲取自己的安樂,而以犧牲他人為代價。因為自我,其他的分別心,諸如瞋恨、嫉妒就會生起。它們產生不善業,使你傷害他人。你的自我和其他情緒化的分別心與你生生世世相隨,你持續地傷害他人,而一切有情都會受到某人的傷害,那個人就是你。
但如果你生起慈悲心,一切有情都從同一個人獲得寧靜和安樂,那個人也是你。倘若一切有情都對你生氣,傷害或甚至殺害你,你只是一個人。但是如果那一個人,你,不修持慈悲心、善心,數不清的其他有情都有被你傷害的危險──那一個人,你,將有傷害無數有情之極大危險。因此,無論其他人是否修持菩提心,首先你必需這麼做。培養善心。
(譯自耶喜喇嘛智庫出版的《佛教法門中的方便與智慧》一書)
4.好好「瞎拼」
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我們用生命造樂因或苦因,由動機決定。
在日常生活一切作為中,我們必需知道如何過生活。這應該包含從早上起床到那天最後一項活動上床睡覺間的一切。其間,我們吃、走動、學習、工作,做許多其他的事。我們工作和睡覺的時數大概相同:我們或許工作八小時,睡八小時。一般而言,我們的生命大部份花在工作和睡覺上。我們大多數的時光都花在這兩種活動上。
在世間人們普遍被教導外在的事物。例如,當我們小時候,父母教我們餐桌禮儀,我們才知道怎麼用餐。我們被教導如何整理家務,如何去購物等等。牙醫還在廣告中告訴我們如何刷牙。我們去工作時,被教會如何做我們要做的工作。
對一般人而言,被教導所有這些他們從早上起床後到上床睡覺間所從事的外在活動很正常。但是,我們平時在家裡、學校或大學中被教導的事,並不是我們該如何過生活唯一的答案。這種關於外在活動的教育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動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面向
究竟的教育應該跟我們從事日常生活中一切作為的動機有關,包括工作,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我們的動機,關於如何做一切事的第二種因素,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面向。為什麼?一般人們被教導如何為了過生活而做的外在活動,從來無關乎他們的動機、態度。
當他們被教導該如何做這些事時,從未提及善或不善的動機,正面或負面的態度。關於動機的主題從未曾提出來。所以,無論那人多麼了解該如何做這些外在的事務,那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所有作為,從生到死,都有可能變成惡業的危險。
‧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
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一切作為都變成惡業,其結果只有苦。儘管那人有一流的學位,是許多領域的專家,他們一生所做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變成惡業的危險,因為他們不知道,要知曉如何過日子、如何做事,牽涉到更多層面。有更重要的事要學習,那就是動機。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我們用生命造樂因或苦因,由動機決定。
例如,假設我們用菩提心、饒益他人的心念來購物,那無疑會成為成佛的因。你「瞎拼」以成辦其他有情的安樂。即使你使用藥物、食物、衣著或住所,你擁有菩提心的動機,視自己為有情的僕使,你的目標是解脫他人離苦得樂。既然你有這種菩提心的態度,你的願求是用來成辦他人的安樂,為了這個原因,你需要健康、長壽,需要保護以免受大自然(四大)的危害。以這種態度,諸如食物、藥物、衣著、住所等必需品並不是為了你,你不是為了自己而擁有這些東西。你心中究竟的目標是其他有情的安樂。
此外你可以思惟:「我正修持菩提道次第以為其他有情成就正覺。為此我需要關照我的健康和長壽,是為了這原因我才需要這些東西。」無論你怎麼思惟,所有這些東西究竟上是被買來和用在其他有情的利益上。以這種菩提心的動機,一切──即使是一次昂貴的手術──也變成無上正覺的因。
‧知夢是夢
此外,以正確的見解來購物,讓貪著沒有機會生起。那就像在夢中看一件美好的事物。如果你知夢是夢,就不會執著於那美好的事物;倘若你不知夢為夢,相信美好的事物是真實的,貪著就生起了。可是一旦你了知「這是一場夢」那時,貪著就沒有理由生起,因為那美好的事物並不真實。
我們應該以正確的見解來購物,以緣起觀,或了知一切事物──我、行為、對境──顯得好像不是僅僅由心名言假立,其實是幻相。它們全是要駁斥的對境。覺知所有這些幻相都是幻相來購物,不僅能止息貪著(它使我們再次繫縛於輪迴中)的生起,也能成為無明的對治。它斬斷相信自性存在的錯謬概念;它斬斷了這無明。
‧欠缺佛法教育的危險
我們日日、時時、分分的動機,決定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動機決定我們所造的是樂因或苦因。倘若有人欠缺這種關於如何過生活或如何做一切事的真正答案之教育,就會潛藏著危險,把他們整個生命,即使他們活上一百年或一千年,都只用在積聚惡業上,日積月累。如此一來,他們寶貴的人生變得不只空虛而已,因為他們無法讓自己的行為如法,也使之成為造就自己未來受苦的方法。
他們想用生命帶給自己更多安寧和喜樂,但是因為他們欠缺佛法的教育,他們整個人生不僅空虛,還被用來造惡業。他們成為自己的敵人。他們將整個生命,用來成就自身苦痛的創造者,今生來生皆是。因為業會增長廣大,他們造下難以想像多劫的苦,無止盡的苦。這就是結論。
梭巴仁波切 開示於1994年10月紐西蘭大手印中心講解金剛瑜伽母法門期間
5.如何使生命中的每一刻變得有意義
當你回家時,以菩提心而行,懷著這種覺知。
這是如何享受生命,如何以有意義的方式過快樂的生活,不被自我所欺之道。
‧一切依發心而定
懂得如何過日子極為重要。我們必需知道什麼是修行,什麼不是修行;或者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了解這一點、擁有這種智慧的利益是不可思議、無窮盡的。
我們必需了解,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我們所有的行為──行、住、坐、臥、談話、工作──都可以變成證悟的因,解脫的因,來世安樂的因,或是墮入三惡趣的因。一切都依我們的發心而定。
僅僅是喝一口水,光是喝水這一個動作,可以變成證悟的因,或解脫的因,或來世安樂的因,或墮入三惡趣的因。
因此我們應該這樣思惟:如果我以菩提心的動機喝水──為了利益眾生而欲成就佛果──無論我從杯子裡喝了幾口水,無論我喝了幾杯水,每一口都變成為了一切有情而成佛的因,成為一切有情安樂的因。
然而,如果我以執取今生的貪著心喝水,那麼每一口、每一杯水都只變成苦因,難忍的三惡趣苦的因──更不用說人道中各種問題的肇因。
如果我們以執取今生的世俗貪著心說話,那麼無論我們說了幾個小時,全都變成投生苦趣的因,苦因。
如果我們以執取今生的貪著動機來開車,那麼無論我們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全都變成惡業。但如果我們以良善的動機開車,無疑會變成安樂的因。
如果我們以執取今生的貪著心睡覺,無論我們睡了幾個小時,全都變成惡業、惡趣因。
當我們寫信或寫書、看報紙或看電視,全都一樣:這些行為是否成為佛法的修行、安樂的因,視發心而定。如果發心是執取今生的貪著心,那麼無論我們做了多少讀書、看電視等行為,全都變成惡業。
當我們出去購物時,購物的行為是否成為為其他眾生而證悟的因,或自求解脫輪迴的因,或來世安樂的因,依發心而定。如果是以執取現世的貪著心來購物,那麼購物的一切行為──個、十、十五或幾百、幾兆──全都是惡業;它們不是佛法的修行。
當你工作時也一樣:無論你工作了幾小時,如果是以菩提心的發心,為了饒益一切有情而欲求佛果的心來工作,它就成為一切眾生安樂的因。但如果你以貪著今生的心工作,它全變成惡業,三惡趣苦的因。
‧以菩提心走路
以菩提心走路使走路的行為成為極樂、無上成就的因。從你離開家那一刻起,修持正念,使你的心持續緣念於菩提心。
思惟:我生命的目的是為了帶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然後將之聯貫到你在路上或商店和餐廳裡看到的人,車裡的人,動物,昆蟲──你走路時從你身邊經過的每個眾生。
走路時,強烈的覺知每個眾生、每個人、每隻昆蟲,都是你過去、現在、未來安樂的來源,極為慈悲。或者覺知他們曾經當過你的母親並以四種方式慈悲待你,那是無量的慈悲。以這種覺知來走路,特別感受到你所看到的一切有情的慈悲。你心中作成的定解應該是你希望能帶領每位有情解脫苦,使每位有情獲得安樂;你希望帶領他們成就佛果。
當你回家時,以菩提心而行,懷著這種覺知。這是如何享受生命,如何以有意義的方式過快樂的生活,不被自我所欺之道。
‧以空正見走路
你也可以觀修空性而走路。以這種方式,走路的行為不會變成輪迴苦的因,特別是難以想像的三惡趣苦的因。以觀修空性的心走路,使走路的行為成為一切輪迴苦的對治,它斬斷了煩惱根,斬斷那無法辨別我是空於自性獨立存在的無明。透過這種觀修,走路的行為變成證得解脫的因。
當你在走路的時候,問你自己。為什麼你說:「我在走路?」分析它。你說「我在走路」的唯一理由是身的諸蘊正在做走路的行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理由。
由於身的諸蘊正在做走路的行為,由心來安立念頭,貼上標籤,「我在走路。」事實上,身體之中有一個自性存在的我出現在你面前,正現出走路的行為。這個我完全是妄念,完全不存在。那個在走路的我只不過是被你自己的心名言假立,那個在走路的我不過是如此。你所相信看起來好像真實的我只不過由心名言假立──完全是妄念,它並不存在,它是空的。
道路、房子、天空、樹木、走路的行為都一樣:它們僅僅是由心名言假立的而已。看起來從外在真實存在的事物只是妄念,是要被駁斥的對象。
因此,走路時覺知這些妄念──我,行為,對境──並覺知它們是妄念(意指它們從自己方面現起)。那麼,無論你以這種覺知走了幾個小時,全都變成菩提道次第,變成斬斷無明的對治,無明是輪迴的根,一切苦的根。
‧如在夢中般走路
另一種走路時簡單的觀修方式是問自己:我是否僅依名言假立而現起呢?在我眼中,它顯現的樣子並不是這樣。走路的行為是否僅依名言假立而現起?道路、天空、車輛、人們、你的貓、你的狗、冰淇淋是否僅依名言假立而現起呢?我所看到的一切,是否僅依名言假立而現起呢?不,在我眼中,他們顯現的樣子都不是這樣。因此,這一切全都像個夢,它是一種幻象。你在夢裡走路:道路、樹木、天空、地面、路人、走路本身──一切都在夢中。(實際上,表達這一點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說,「它像一場夢」但或許對我們的心而言,說「我在作夢」更有效。)
為什麼要這樣觀修?當你修習這種覺知時,就沒有執取,沒有貪著,因為你了解一切都是一種幻象、一場夢,並不是真的。事實上,這一切看起來自性真實存在的東西──自性真實存在的我,自性真實存在的走路的行為,自性真實存在的對境,真實的道路,真實的天空,真實的樹木,真實的敵人,真實的朋友──與實相完全相反。這樣思惟使你看出貪著和瞋怒是沒道理的。這立即給心帶來寧靜,心變得客觀、自由,心立即變得寬容而毫無怒意。
因此,當你以一切猶如一場夢的覺知走路時,在你心中,你了解一切都不真實,不存在。如果你將這一點聯貫到自性現起的我,行為,對境等等,將使你覺察到他們的體性是空。但如果你歸因於大體上(僅僅是名言假立)的我,大體的行為,天空,道路,樹木等等,那麼觀修的方式是他們並不是自性存在。
當你觀修一切如夢時,無論你看到多少事物──人們各式各樣的身形,或成千上萬的現象,美或醜──你知道沒什麼好執著,沒什麼好生氣的,因為沒什麼好執持的。在你心中,你知道他們並不存在。以這種方式看事情幫助你放下。
因此,以視一切如一場夢這種觀修方式來走的路,都成為斬斷輪迴根的對治,它變成對治整個輪迴諸苦的良方,包括人際關係的問題,受到他人惡意對待等等。以這種一切如夢的覺知來走路,斬斷輪迴苦的因,業和煩惱。如此,走路可以變成達致究竟安樂,解脫整個輪迴及其肇因的因。
‧以緣起觀走路
當你走路時,第四種觀修方式是覺知緣起。如我之前提過的,你在走路是因為諸蘊在走路,因此心名言假立「我在走路。」僅僅是名言假立的我正僅僅名言假立的走著,並僅僅名言假立的看到僅僅名言假立的天空、僅僅名言假立的樹木、僅僅名言假立的人們、僅僅名言假立的俊男美女、僅僅名言假立的醜陋、僅僅名言假立的車、僅僅名言假立的房子等等。走路時對這種微細的緣起保持著覺知。
‧以無常觀走路
你也可以在走路時觀修念死無常。每走一步,思惟你的生命正在結束,變得越來越短。特別是如果你走得快,你更能體會生命是如何迅速地結束。無論剩下多久的生命,它正如此快速的結束。每一步你都更接近死亡──如果惡業尚未淨除,那麼每一步你都更靠近難以忍受的三惡趣苦。
當你開車的時候,你可以思惟你就像一個被帶去處死的人;每一剎那你都更接近被殺的時刻。如此地練習覺知生命如此迅速地結束,越來越接近死亡及三惡道。
這樣修持也有助於你正面臨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情緒問題,無論什麼問題。念死無常立即斷除貪著或瞋怒或嫉妒的問題;馬上會有不可思議的平靜。而且它使你下決心即刻起修佛法,不浪擲人生。它鼓舞和啟發你,使每個行為都成為佛法的修行。這是非常有力的禪修。
‧結語
如果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以發菩提心做一切事,我們將累積無量的功德。不僅如此,任何一項行為也變成解脫的因,成為每位有情的樂因。透過這種方式,能使你日復一日的生命過得最有意義,最為富足。
(譯自一九九六年九月曼達拉雜誌)
6.如何止息戰爭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許多人打電話請教梭巴仁波切該如何幫忙,仁波切給了以下的建議。)
想要幫忙的人可以受持大乘八關齋戒,同時儘可能地持誦六字大明咒,並向觀世音菩薩強烈地祈請,祈請觀世音加持每個人心中生起慈愛心,尤其是造成此次傷害的人。祈求立即改變並止息他們傷害他人的心,尤其是在美國的人。祈求世界上能有更多的和平及安樂,越多越好。同時觀想從觀世音菩薩身上流出甘露,注入美國每位民眾身上,特別是在這次恐怖行動中傷亡的人,還有世界上的每個人。藉此淨除他們所有的痛苦、疾病及欲加害他人的惡念。淨除所有的痛苦,尤其是輪迴的過患之一──戰爭。戰爭只是輪迴苦海當中的一種苦。然後,當然要禪思菩提心,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修持對個人而言也非常好。就算這個世界上沒有戰爭、癌症、疾病等,死亡還是隨時會降臨。我們心中就有戰爭,我們(身體)的四大中就有災難,當然還有業力。煩惱和業是死亡的肇因:只要還有業及煩惱存在,我們就無法征服死亡。我們總要不斷地在生死中輪轉,從來沒有人長生不死過。
當然,沒有佛法是無法克服生死的,克服生死就是止息煩惱及業。這代表自己必須正確地修持佛法──佛法意指業力和煩惱的止息,這樣才能永遠解脫死亡及苦難,獲得永久的安樂。
想要避免戰爭、永不再經歷戰爭的方法,就只有佛法,證悟空性並發展智慧以斬斷輪迴的根本──無明;無明產生整個輪迴苦海。
除了這些修持之外,也可以修法,但這是非常大的法會,需要修很多天。這些法會可以遮止地震、水災、戰爭等等。要對治這些障礙,這方法絕對有效,但是必須要修很長的時間。而且這些大法會必須要由非常清淨的修行人來修持,那些已經有成就、非常清淨的修行人,這樣除障的力量會更大。當業果已經成熟時,是比較難以阻擋。尚未成熟的業則比較有機會改變。
坦白說,此時最好的方法是強烈地修持皈依法門,以淨除過去傷害他人的惡業。一般來說,如果我們能夠修持強烈的皈依心是很好的,皈依並祈求和平,避免現狀導致戰爭。在皈依的同時,唸誦大成就者唐東‧嘉波(Tang Tong Gyalpo)所寫的《消弭戰禍諦語祈願文》是很好的。我今天下午在翻譯,有心祈求消弭未來戰禍的人可以持誦。
這位偉大的瑜伽士去到西藏一個充滿了殺戮及戰爭的地方,所以寫了這個祈願文並以大悲心持誦,由於大悲心及諦實力,他遮止了許多殺戮。根據我觀察的結果,念這個祈願文非常的好。
當戰爭發生時,可能也會發生飢荒。如果能念避免飢荒的《度脫薩迦疫癘經》也非常好。
此外,向拉薩大昭寺中佛陀親自加持過的釋迦佛像獻供養,強烈祈求世界和平(包括持誦唐東‧嘉波的《消弭戰禍諦語祈願文》),並迴向眾生所求願滿,例如得到所需的食物等等。根據觀察的結果,在拉薩大昭寺中佛陀親自加持過的佛像前做這些祈請將非常有利益。如果有人有朋友在拉薩或知道有人正要前往拉薩,可以請他們去供養並念誦這些強有力的祈請文。請大家盡量傳達這個訊息。FPMT中央辦事處也會試著和強麥肯(John Mackay)聯繫,請他盡快去做。
所以,這些就是我向希望改善嚴重現狀的人建議的主要修持:
一、大乘八關齋戒
二、在大昭寺供養及祈請
三、強烈的皈依
四、消弭戰禍諦語祈願文
‧還能為世界和平做些什麼
(在不動佛閉關期間,仁波切建議在大乘八關齋戒儀軌中增加一些詞,以應對全球惶恐不安的時代。仁波切說,讓世界和平的唯一辦法就是我們自己培養善心,以及一切眾生培養善心。 )
仁波切建議在「為了解除飢荒」之後增加「為了遮止戰爭、為了遮止四大危害」。四大指火災、水災、地震等天然災害。其實這些災難是因為眾生的業力而生起。
受戒儀軌結束時,仁波切建議我們思惟,「這是我對眾生的和平與安樂所做的貢獻,尤其是這個世界的眾生。」
仁波切說這是我們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的最實際方法。這是為我們種下善因的過程之開始,這個過程不僅讓我們能夠為眾生提供短暫利益,而且也能讓我們成就菩提正覺,為眾生帶來究竟的利益。
‧關於世界現況的進一步指示
(這是梭巴仁波切2001年九月二十一日的開示,提供關於世界現況的進一步資訊。)
為了世界,為促進世界和平,也為了美國及每一位個人,除了之前的指示外,個人應當受持大乘八關齋戒,並生起強烈的大悲心,持誦六字大明咒。
在這個世界上,或許有許多人,千千萬萬人將喪生。最慘的是生化戰爭,它的殺傷力非常、非常大。不只如此,除了戰爭,似乎已有生化戰爭的預警,還有天災。看來似乎將會有更多的天災,如地震、水災、風災等。
所以,給大家的進一步指示是修持藥師佛法會及《藥師佛短軌》。多年前我在柯槃寺曾翻譯過一份日修簡軌,這是一份可以為家人或往生者而修的儀軌。也有較長的藥師佛儀軌。如果要修《藥師佛短軌》,一開始要先修七到八次的七支供養,然後持誦每一尊藥師佛的名號七次。這是大家都能修持的簡易儀軌。
還有另外一部經,就是慈悲的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金光明經》。有一位德國教授(R.E. Emmerick)在許多年前翻譯了這部經。令人訝異的是,他大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翻譯的。這部經對這個世界、世界和平有如虛空般的利益,甚至對只讀到一小部份經文的個人,也有如虛空般的利益。
在甘珠爾(大藏經)中,這部經典有廣、中、略三個版本。我從一位蒙古菩薩上師處獲得略本的口傳,從巴咕啦仁波切處獲得中本的口傳。我想盡可能地口傳給各中心的學員。有一位在色拉寺學習的僧侶已將此經翻譯成西班牙文,我希望能再翻譯成法文、德文、瑞士文等等。中文早已有整套大藏經的譯文,所以三個版本應該都有譯本,只須把經典找出來,印給大眾讀誦。
當然,我的心很頑固。對於已經值遇佛法的人,每一種狀況,如戰爭、天災、任何令人短壽、威脅生命、造成更不確定能否繼續活命的情況等等,給了我們不可思議的機會去精進地修持佛法。這樣的狀況強烈地激勵我們去修行。因為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逃避(不管是短暫或究竟的逃避),解脫一切苦難。這些可怕的情況,幫助我們的心更容易克服煩惱或慾望的干擾。
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如果你每天都憶念「我今天將會死」,在那天結束時,就算你並沒有死,因為那一天當中,你會為死亡作許多準備,如淨除惡業、累積功德、禪思道次第,而使生命變得非常有意義。就算死亡真的在那天來臨,因為你已經作了很多的準備,你已經使自己的生命變得非常有意義。
這是我對於現狀所建議的最好方法。我想這是最實際的建議,在世界現勢中最好的解決方法。精進地修持佛法,憶念無常及死亡,將為你的心帶來平靜、無懼。這也使你沒有選擇地憶念到你所見、所聞的其他眾生所遭受的不可思議的痛苦,不需要透過研讀佛典,就可以發現情況有多難以承受。對你而言,這會變成非常強烈的動力,使你生起悲心,進而引發菩提心,那將引導你成佛,引導你為了等同如虛空的眾生,造下短暫及究竟安樂(佛果)的因。
因此,我所提到的這些法門:《藥師佛》及《金光明經》,是非常強力淨除惡業及苦因的修持。持誦觀世音大行者唐東嘉波所寫的祈請文,以及《三怙主(觀音、文殊、金剛手)祈請文》也是。如果缺乏強有力的善業使我們免於遭受危難時,強烈地皈依有助於降低危險,使它們縮小或減弱。
持誦《金剛經》也非常好。沒有《金剛經》的人可以念《心經》。
如我之前提到的,如果能向歷史悠久的拉薩大昭寺中最珍貴的釋迦佛像供燈,供養穀物、食物,特別是供燈,並虔誠祈請釋迦牟尼佛加持那些恐怖份子及所有人的心生起慈悲心。祈求立刻將所有人心中的瞋恨心轉化為慈悲心,立即停止造作惡業──不僅不再經歷這些,而且阻止他們再次造惡業──整個娑婆世界充滿祥和、安樂及富裕。強烈祈請世界無暴力、疾病、貧困,沒有經濟困難,人們不浪費時間、浪費生命。這不是說不能做點放輕鬆的事,而是說要修持佛法。不管你做什麼,隨時將心安住於法上。當然,最好的佛法修持是菩提心。下定強烈的決心要解脫世間法。
7.如何防禦火大的災難
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滴毒血,然後以混合水晶粉的墨水書寫此咒。
答雅他嗡 答列 都答列 都列 ㄟ 喀 乍 滴 香喀惹 香喀惹 阿格尼 巴哈 雅 香喀惹 雜惹 雜惹 師利 師利 布呼如 布呼如 巴惹 瑪惹 當 巴哈雅 巴惹 瑪惹 當巴哈雅 家拉 南木 家那 拉木 梭哈
將此咒放入白色擦擦中。再和吉祥物一起縫合,例如水晶、海鹽或水樹。將它藏在東南方,這是火本尊的方向,放在不會受到危難之處。據說這,就能防禦該處免遭火災。連世界末日的烈火都能防禦。
這是慈田嘉森上師的伏藏。
如果有強烈的信心,這些法門就有幫助,但並不表示它能淨除地震或火災的業。你必需分別修持淨除該業的法門。但這些法門能成為不經歷地震和火災的緣。不必遭遇到地震、颶風、火災或水災最重要的對治法是淨除其因──那存在你心相續中──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戒除造惡業,並過著持守淨戒的生活。
所以,這些咒會有幫助。就算你有金山、鑽石山或幾百萬元,都無法平息這些危難,而這些法門會有幫助。
跋:防禦火災的法門由帕翠西亞魏1999年9月22日紀錄。
‧對森林大火的建議
如果澳洲森林大火的火勢依然無法控制,仁波切建議,各個不同的澳洲中心可以修十一次藥師佛法會。如果強烈的祈請藥師佛止息風並帶來大雨而舉辦這些法會,絕對會對情況有幫助,尤其是如果中心的格西也能出席法會。在仁波切的觀察中,藥師佛顯得非常有利益。
跋:2002年1月給澳洲中心的建議,由羅傑昆桑法師繕寫。
‧結語
迄今科學家談到天災時,從未提到心-即一切事情的造作者。他們只解釋災難如何發生的外在歷程,那只是短程的解釋,並未真的解釋整個過程遠因怎麼發生,為何發生。同樣的,為什麼先天有缺陷的孩子誕生在特定的家庭?這是同樣的問題。雖然可以用遺傳來解釋,但為什麼那個孩子不出生於另一個有適當遺傳的家庭呢?不提到心,這些問題就沒有答案。
從佛教最簡單的教法中你就能了解到颶風和地震從何而來。它們是十不善業的果報。這些業的因可能是造了十不善業之一,或數種。這可能是偷盗惡業的果報,也可能是對他人不懷好意的果報,也可能是邪見的果報,例如說沒有輪迴或佛法僧三寶的皈依境存在。邪見的部份惡果或許是在災難之後失去嚮導或遮蔽處。而這些災難可能是殺生或其他任何一種十不善業的惡果。可以是一種或數種不善業的果報。那就是業果,就是經歷到地震或颶風(這是出於貪或瞋的我愛執心念的惡果)的心。但貪和瞋密切相關。真正的根源是無明,無知,不知道自心和我或諸蘊的究竟本性。
所以,要記得有因、有業果,然後還有緣。地震並非來自外在,它來自你的心。我們也應該憶念,即使採取了外在的預防措施,如果傷害的因依然存在,那麼果報就會成熟。例如,雖然建物採用了所有防震設施,卻依然在地震中被毀滅,而那些沒有採用任何防震設施的房子卻在地震中倖存。如果建物毀滅的因存在,那就會發生,如果沒有因,就不會發生。
這是依據佛教四宗一致的見解。依據佛教各宗先哲,釋迦牟尼佛說,「你是自己的嚮導,也是自己的敵人。」那是事實,因為無論你每日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安樂,都來自於心做了何事,你讓心用何種方式思惟。如果你讓心正向思惟,就會得到安寧。如果是負向思惟,就會遇到問題。
究竟而言,最好的解決之道是永不再經歷這些問題。這是可能的,倘若在我們每日生活中淨除這些問題的因,那就在我們自身而非外在,那是我們的不善念、紛擾、情緒化的念頭(我執心)。依於此心生起無明、瞋恨、貪執。然後我們會以不善的心態造作不善行,並造下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惡業。任何外在的解釋即使是正確,也只解釋了這些問題發生的外緣。沒有內在的因──惡業──這些問題的外緣不會發生。
我們每天都應祈求淨除自己過去惡業。每天都應試著避免造惡業。這說明為什麼受戒(在家或出家戒)很重要,過著持戒的生活,不再造惡業。藉由受戒誓,心裡下定決心不再造惡,能幫助我們不會再造惡業。即使你無法在聖物或僧團、上師面前受戒誓,也可以下定強烈的決心不再造惡業,並過著持戒的生活。
所以,解決問題最究竟的方法就是修持佛法,尤其是在自心中實證道次第並淨除一切苦(輪迴、老、病、死)的因──業和煩惱。
這是所有疾病、所有健康問題,例如癌症的最佳解方。這也是為了得到長壽、健康、獲得財富、權勢和名聲、和諧、寧靜、安樂、得到他人的幫助,獲得他人的愛與關照,得到支持等等的最佳解方。
跋:以上為梭巴仁波切在2002年九、十、十一月旅美期間於加州阿普多斯鎮卡措碟千林和路途中口述的信件,由何莉安瑟法師(Ven. Holly Ansett)整理。由康絲坦米勒法師(Ven. Constance Miller)2003年3月於新墨西哥州陶斯鎮略加編輯。
8.弘法道場的殊勝
‧概要
〝佛法中心是個緊急救護行動,就好像警務人員一般,隨著警報聲,紅藍閃光燈, 直升機的迴旋,搶救那些處於危難的人!如此,禪修中心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得任 務,就是對人、人類的緊急救護,並利用菩提道次第作為安全帶和救生衣。作皈依 和業的禪修將立刻輓救你不再墮入惡道。〞
摘錄於梭巴仁波切之‘金剛薩埵閉修開示’(耶喜喇嘛智慧庫出版)。
‧更詳盡的忠告:
來自2003 年5 月12 日於法國Lavaur ,在金剛瑜伽母學院所作的 開示。(由Su Foo 抄錄,Claire Isitt 編輯,2003 年12 月。)
我想提到說,在如今這樣的世界裏,我們是多麼急迫地需要禪修中心,佛學中心。 其實這是世上最重要的東西。
我為什麼說這是對於眾生最重要的服務呢?你在禪修中心學習、修法,也給與他人 這樣的機會,彼此間給與啟發。你分享你的經驗,分享你對法的瞭解,對禪修的瞭解,並設法利益他人。這樣的行為之變是佛法,思想態度之變是佛法。還有,要凈除過往的惡業,那衹有佛法才辦得到,沒有任何其他外在的現象事物能夠凈除。藥物無法凈除惡業,衹有通過正念的心,也就是法,以及正念的行為–法,才能夠凈化他們的心,惡業,問題的根本。
思想行為是佛法,若不改變思想行為,那怎麼可能停止生活的困難?而且不衹是 關繫這一生,他們也在製造惡業,將於來世受。所以你瞭解到,衹要他們本身不修 佛法,特別是善良的心,如果他們不改善思想行為–因為這是幸福的根本,他們要是 保持著這樣,其他人所作所為也無法真正地解除他們的困難。不衹這樣,他們必須 通過停止心的細微錯誤,而達到最根本的幸福,證悟。所以這一切的幸福– 暫時 的幸福,根本的幸福,從輪回得到解脫,究竟涅磐,這一切都來自自己的心,由 法,純潔的心–法,開始。他們的行為,他們純潔的行為,善業。這些都來自他們自己的心,而心就是佛法。
因此你現在能夠瞭解– [為何]教導有情.生關於心、輪回轉世、幸福的緣由、痛苦 的緣由(這些都包含於四聖諦內)、關於佛陀最基本的教導,關於慈悲的佛陀。總的 結論就是要教導佛法,禪修。在對於有情眾.生的服務當中,這是最重要、最迫 切的。就好像有人心臟病發,是緊急情況,我們將他送去醫院急救– 可是這個禪 修中心或者佛學團,教導有情眾生,是比醫院的緊急救護要重要上一億倍。 最好的服務就是法,教導法,幫助他人學法。
另外一個意思是施與教育,令他們能 夠瞭解什麼是正確的方法,什麼是幸福的正確緣由。他們來到中心而瞭解到痛苦、 妄想和業的緣由,瞭解到解脫的正真意義,瞭解他們應該著重的焦點或者設法爭 取的。那他們感覺到自己需要尋找滅止痛苦的方法。他們感覺到自己必須要去做 點事情,而當他們認識到有道可行他們便追隨此道。他們便是這樣而感到有所啟 發,修行佛道,追隨解脫之道,證悟之道。
9.梭巴仁波切致布希總統的公開信
(喇嘛梭巴仁波切有一封給美國總統布希的公開信,是關於以修行解方對治當前世界危機的效用。他提供了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適用的祈願文和修行法門。 )
自宣戰以來,有些人暢言抗議並疾呼和平。但如果那些人真的想要和平,那他們應該先提出清楚實用的構想,阻止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恐佈攻擊行動。還是你只是疾呼和平,卻讓美國被恐怖份子徹底摧毀?這就好像西藏佛教典籍中說的:「盲牛吃草」,或西諺說的:「因噎廢食」。
現在有那麼多人因為無法體認未來會發生什麼事而受苦。問題在於一般人因為欠缺內心成長而見識有限。他們沒有能力洞燭先機,獲悉恐怖份子、包括受訓中的恐怖份子的心意。倘若政府的情報團有預見的能力,那麼他們就能預見未來的危機。他們看到那些危險人士及恐怖份子心中的危害。他們能看到這些人會對美國及整個世界做出何種損害。
世間的凡夫認為戰爭是解方。問題是,戰爭,即使是勝戰,就像有副作用的藥。它或許暫時有利於情勢,但事後卻變得越來越複雜。為什麼?因為被你擊敗的人對你生起瞋恨心,未來的世代會對你報以傷害。依據行為(梵文稱為業)的自然法則,傷害的行為在心相續中留下習氣,那習氣就像種子。當它未來成熟時,那人就會經歷到被他人傷害的果報。
我了解情勢很困難,美國民眾非常憤怒,但是除了宣戰,還有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這些恐怖份子能被修行的力量(而非武力)所征服。戰爭要損失那麼多的金錢與生命。即使是一枚導彈都那麼昂貴、花費數百萬元。如果採用修行的力量來解決問題,能省下所有這些代價,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佛教,尤其是西藏佛教,有許多方法有助於帶給有情和平及安樂。如果政府對於採用修行之道來解決當前問題有興趣的話,他們必需向每個不同傳承的精神領袖請益。然後,為了使這些法門產生效益,應該修持幾個月或一年。這種方式不像軍事戰爭,會使某些人高興,某些人不快。這些法門是看不見的,所以不會惹惱或煩擾到任何人,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會生氣,並計畫以牙還牙。
無瞋之戰
另一種解方是打一場無瞋之戰,某種看起來好像暴力,但事實上卻變成善的事。僅因為某事看起來是暴力的,僅因為這樣,並不能斷言它必定是不善的,因為是有些表面上顯得暴力的事,實際上是最良善、最清淨,有益於內在和平。
佛教奠基於不害及利益他人。但是當一位邪惡的有情傷害他自己,或大大地傷到許多其他有情和這世界,那麼,在大乘佛教中,擁有難忍悲心之功德、被稱為菩薩的偉大聖者,會取走那位有情的生命。他們完全犧牲自己,喜樂地去經歷任何奪取那位有情的生命所造成的苦果,例如地獄的痛苦。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利益那位有情,為了阻止他去從事有害行為,也是為了其他眾生的安樂。當取走一位邪惡有情的性命,比不取走更有利益時,佛陀容許具資格的偉大聖者這麼做。
尤其在大乘佛教的秘密真言乘中,會在難忍悲心的基礎之上,珍愛那些邪惡的有情而行密乘誅法:將意識與身軀分離而轉移到無苦淨土中。事實上,雖然採用了表面上忿怒或暴力的行為,卻不會傷害到造惡者,只會利益他們。心的忿怒相沒有絲毫的瞋怒──沒有傷害他人的心念。例如當小孩非常頑皮,而父母沒有任何平和的方法能控制它。那麼父母會以忿怒心斥責小孩,因為那是控制它的唯一方法,從而會有更美好、成功的未來。
這些恐怖份子的心念,落入那麼多重邪見的沈重鐵籠中,他們甚至無法看出這些見解是錯誤的、他們的行為是有害的。他們的不善念與不善行造成數千人被殺害,那麼多消防隊員要犧牲生命去拯救他人。因為如此,他們將會受苦數千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恐怖份子對他們自己、對美國和世上其他地方造成的巨大傷害,令人難以想像。
輪迴
無數人都已經了解到輪迴的存在,有前世與來世存在。死亡之時,身體亡故了,但心流仍繼續,這就是輪迴。輪迴並不只是佛教的哲學和經驗,基督教也談輪迴,因為他們談到此世之後的天堂和地獄。經歷到天堂和地獄的並不是身體,而是心。所以輪迴存在。聖經也談到復活。
世界上分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有個例子是當美國人登陸月球時,某些東方人無法接受或了解這怎麼可能。另一個例子是電視上看到的衛星視訊會談:某個人和數千哩遠之外的人談話,而且可以清楚的在螢幕上看到對方。有些未開化的人無法相信這是可能的。
當心在死亡之後延續,不善心念也延續,因此這些恐怖份子將繼續再三地傷害他人,永無止盡,除非他們消除不善的情緒心念。不善念,諸如瞋怒、不滿足的心,欲望,是心的慢性病,也是苦難的主因。倘若這世界上的人不努力改善己心,消除不善念,那麼,即使身體被摧毀、分解,尚未消失的心,將與所有這些心念一起延續下去。去除不善的情緒、心念是究竟的解方──尤其是以生起慈愛心與悲憫心,究竟的善心,珍愛他人和利益他人來消除它們。
利生的宗教,害生的宗教
我確信大多數的宗教,每一種都對人類有某種良善的貢獻。任何能提供完善法門的宗教,都應該能帶領有情到達究竟安樂──止息一切不善念,折磨人的情緒心念,包括其種子。倘若你的宗教傷害他人,它也傷害到你自己,那麼,擁有宗教信仰就沒有意義,還不如沒有任何宗教信仰。
對於美國和全世界當前及未來的和平、安樂,我的建議和貢獻是,持戒清淨的人,尤其是僧團應該閱讀或持誦《金光明經》。這是釋迦牟尼佛最珍貴的聖教之一,讀誦它的利益猶如無邊虛空。這也有助於消除其他問題,包括經濟困難,平息天災,諸如地震、暴風雨、水災、龍捲風、颶風等等。政府可以請美國的佛教僧眾持誦這部經典兩、三年。在家人和心胸開放的非佛教徒也可以讀誦。那麼,他對國家會有極大的利益。
癒病藥師佛
在此我只是提供建議。有一種具威力的癒病藥師佛簡要修行法門,來自證悟的瑜伽士蓮花生大士。這個法門能避免被他人感染疾病,或者,如果你已經被感染了,能用來治療。另一位修行人也推薦此法門,他預測這個法門對於保護自己免於炭疽熱的感染可能非常有助益。
「淨除一切惡業煩惱真言」不僅保護你免於炭疽熱,如果你平日持誦它,對於免於地震、火災、龍捲風、颶風、水災等等四大不調造成的生命危險,也是最佳保護。也有另外兩個短咒能對治炭疽熱、疾病等等,還有,也證明能治療癌症。
當天災發生時,基督徒或許會說這是上帝的懲罰。然而,此處我所說的是,請宗教機構或禪修中心如此祈願非常值得,不只是組織,還有個人,因為透過祈願,他們能幫助止息或減少這些事。或許不是每一次都能這樣,但或許有時是如此。
還能做什麼?
我有一些建議,人們可以做一些事來拯救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免於遭受數百萬美元的建物損害,也能拯救許多人命免於死亡:
有一種法門是供茶給控制天氣和製造憂慮的眾生。有一種供茶祈願文叫「獻浴給天龍八部」,非常有效。法門本身不算什麼──只是持誦簡短的祈願文,提及他們的名字,並請求他們不要製造這些憂慮。
強烈地向女性佛度母祈請,她就像基督教中的聖母瑪利亞,也能極有效地止息危難。她是一切諸佛事業的化身,可以持真言,或略、廣的二十一度母讚祈願文。
即使是全心依賴於本師釋迦牟尼佛而祈願,持誦他的名號及真言,強烈地祈請這些危難得以平息,也非常有效。
方法非常簡單,但其結果卻能對這個地區及國家有極大的利益。
其他也可以用空性的觀修來持誦金剛經,金光明經,心經。另一種非常具威力、能有助益的方法是,當災難即將發生時,向慈眼視眾生的觀音祈請。持真言,完全信賴並做強烈的祈願。佛教密續充滿如此多種方法能克服各種災禍、淨除其肇因,包括戰爭,但當然,它們的成效端賴修持此法門的人多麼具格而定。
就算在即將發生災禍的地區沒有佛法中心,還是可以由其他地區的西藏佛法中心的人來做這些祈願文。我要強調的是,遇到凡夫無法控制災禍的情況,他們應該依賴修行的方法來避免或降低這些災禍。這不只是指佛教的方法,也可以用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或任何宗教的方法。
領袖與媒體
我從未聽過任何領袖及在新聞中的其他人強調照顧心靈的必要,保護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人的心靈。很清楚的是,一切事物,好或壞,安樂或苦難,全都來自於心,卻沒有隻字片語提到培養慈愛心與悲憫心的必要。沒有人強調全世界的每個眾生都有修持這一點的必要。我只聽過兩次「悲心」這個字眼,兩次都來自於布希總統,其中一次是在文中提到「美國是一個慈悲的國家。」
我非常高興聽到您和英國首相湯尼布萊爾明確地提出你們不會攻擊恐怖份子之外的回教徒或伊斯蘭教徒。倘若媒體也能以這種方式呈現此事,就能大大減低瞋怒和混亂。媒體只要說出一些不善巧的字句,就能夠挑起無數人的怒氣。
教育兒童優先
我最後的建議是,如果整個世界,包括回教徒,能培養慈悲心、愛心和普世的責任感──在學校中給予這種特殊教育,在家庭中教育父母去實行,那是多麼善妙。
這樣,孩子就能夠在他的生命中,以及為家庭、國家和全世界,帶來更多的安樂。然後,當那個孩子變成父親或母親時,他們就能夠教育自己的小孩去實踐普世的責任感,慈愛和悲憫,善心得以延續下去,代代相傳。珍愛他人,致力於在辦公室、工作、家庭中,一切處所培養善心──這是阻止全世界恐怖行動的究竟方法。在因成熟為果之前,以及正在面臨難題時,修持慈愛、普世責任感、包容、寬恕、對他人的慈愛非常重要,而不是對他們漠不關心,只珍愛自己。
依據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及任何其他宗教都可以找到理由與解釋──任何有助於心培養普世責任感、悲心、對他人的慈愛心的事。從歷史中可以發現,僅僅是一位有權勢卻缺乏善心、慈悲心、安忍心的人,可導致世界上的無數人和其他有情被殺害。
召開不同宗教信仰者的會談也很重要,所有的宗教領袖聚在一起,依據他們自己傳統的方式來祈願。這也應該為年輕人舉辦。如果世界上的年輕人能聚在一起祈願,對於世界上不同宗教間的和平與調合會有助益。
我之所以寫這封信是因為我特別關懷美國人。這個國家為了和平與安樂給予那麼多自由。我不懂為什麼中國大陸無法給西藏人和其他人同樣的自由。
雖然我在此解釋的方法是依據佛教,但傳統並不重要,這是關於存活並拯救他人遠離危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人們能運用這些真言與祈願文有多麼重要。它們完全沒有副作用,對身心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最後的祈願
最後,我迴向我每日祈願的功德給一切有情的和平與安樂,願每位有情都能生起慈愛心、悲心,及滿願的珍貴善心。我祈願他們只利益彼此,而每位有情的心中都能充滿歡喜與大樂。我祈願整個世界充滿和平與安樂。
祈願與祝福
喇嘛圖敦梭巴仁波切
卡措碟千林
美國加州阿普特斯
10.梭巴仁波切親自書寫的藏文字母
此藏文為梭巴仁波切2007年4月於經續法林教授藏文字母並親自書寫之藏文字母。仁波切曾經開示提及,第一位教導你認識藏文的老師,我們必須以上師之禮儀恭敬此位師長。

11.繞塔的故事
往昔有一批印度商人航海遇難,船幾乎被一隻巨鯨吞食。當他們大聲地唸歸依文時,巨鯨閉口而死。這隻鯨魚轉生為人,名叫須瑞迦塔,最後出家,證阿羅漢果。此人前生曾經當做蒼蠅,停在牛糞上繞塔,這個業使他得以入寺為僧。
須瑞迦塔老年才開始修行,當生成為阿羅漢。八十歲時,他還是在家人,家人都沒有善待他,令他很受不了。所有的孩子都戲弄他。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嘲弄,心想:「離開家去住寺院,該多清淨!」
於是,須瑞迦塔便離家出走,到附近的寺院,寺院的住持,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心子之一舍利弗。舍利弗是智慧圓滿的阿羅漢,經過審查之後,他找不到老人有出家為僧的業,就對老人說:「在寺院中,出家人一般必須學習,如果沒有辦法學習,就要服事其他的僧眾,做清掃工作等等。你太老了,如果出家為僧,既不能學習,又不能工作。」因此,舍利弗拒絕為老人剃度。
老人為此感到十分苦惱,哭了又哭,把頭撞到寺院的大門。不久,走到附近的公園,還是一直哭。那時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佛的遍智心恒時照見一切有情,每當一位有情的業成熟,堪受佛的教導,佛立刻以契機的形相現前,教導他們。
即使在凡夫眼中,佛和須瑞迦塔相隔甚遠,佛立即出現在老人面前,問他出了什麼事。老人說明了一切,包括舍利弗不允許他住進寺院。佛告訴他:「舍利弗還沒有圓滿智慧和方便兩種資糧。我已經圓滿兩種資糧,而且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具有出家為僧的業。」
佛的意思是說,舍利弗雖然是阿羅漢,卻還有無明障,所以看不出微細的諸法。阿羅漢的字義是「殺敵者」。這不是指外在的敵人,而是指內在敵人——製造一切苦的煩惱及其種子。阿羅漢徹底消滅了內在的敵人,臻至究竟永恒的解脫樂。不過,阿羅漢還沒有圓滿兩種資糧,所以還有微細的無明障。雖然他們具有不可思議的神通和證量,卻仍然無法澈見一切微細的法。
反之,佛已經圓滿兩種資糧,也就是說,已經淨除兩種無明障,具有遍智心,所以能夠澈見一切微細的法。換句話說,老人出家為僧的業,是微細的業,唯有佛才看得出來。
佛看得出,須瑞迦塔從前造過出家為僧的業,雖然那發生在無法思量的久遠以前,而且是在非常遙遠的地方。佛向須瑞迦塔說明,在無法計數的過去世之前,曾經有一世他是一隻蒼蠅,繞行過一座佛塔。有一種說法是,蒼蠅停在浮在佛塔周圍水面的牛糞上,當水流經佛塔四周時,蒼蠅也跟著繞塔。另一種說法是,那隻蒼蠅尾隨佛塔周圍的牛糞味,因而很幸運地繞塔一周。
雖然蒼蠅不能辨識佛塔是聖境,也不知道繞塔會造下成佛的因,它不經意的繞塔,仍然淨除了惡業,造下功德,形成安樂因。蒼蠅繞塔的行動,完全出於貪著牛糞的氣味,動機完全不善。然而,基於聖境的力量,它的繞塔變成善業。佛說明了須瑞迦塔出家為僧的緣由,來自繞塔的微小善業。
師長要教導弟子,他們之間必須有業緣。如果沒有業緣,師長不可能真正裨益弟子。經過佛的審查,和老人有業緣,能夠照顧他的師長,是目犍連──神通圓滿的阿羅漢。佛有兩位心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佛把老人交給目犍連,他也是一所寺院的住持。
須瑞迦塔出家為僧之後,年輕的僧眾還是嘲弄他。有一天老人再也受不了受人嘲弄,就逃出寺院,決定到附近跳河。那時目犍連正好去找老人,在寺院裡到處都找不到他,就用神通查看老人的去處,發現他剛剛跳河。目犍連馬上出現在那裡,把老人從河裡撈起來。須瑞迦塔很震驚,因為他並沒有告訴老師他打算做什麼。他一下子說不出話來。目犍連問他為什麼要跳河,他答不上來。他完全嚇住了,只是張著嘴巴站在那裡。
最後須瑞迦塔終於能夠說明一切,目犍連對他說:「你從寺院逃跑出來跳河,表示你欠缺出離輪迴的心。」目犍連叫老人抓住他的僧衣一角,然後帶著他飛向空中。
他們一直飛,越過海洋,來到一座骨頭堆成的巨山,才停下來。老人問老師:「這些是誰的骨頭?」目犍連答道:「哦!這些是你前生的骨頭。」原來老人前生曾經是一隻鯨魚。須瑞迦塔一聽到老師這麼說,全身毛髮直豎,頓然生起出離輪迴的心。他了悟到輪迴本質上唯是苦,而且輪迴之中,沒有什麼是一定的,因此下定決心,解脫輪迴的所有苦及苦因。
之後須瑞迦塔入道,當生成為聖者。雖然他到八十歲才開始修行,可是他不但出家為僧,而且成為阿羅漢,克服生死輪迴,徹底解脫輪迴苦。阿羅漢徹底解脫一切苦及苦因,包括煩惱的種子。阿羅漢會安住在自己的境界好幾劫,直到佛看見時機到了,便從手中放光,並對他念一首偈,勸服他進入大乘道。阿羅漢才會進入大乘道,並實證大乘聖道,逐步消除細品的漏垢。一旦滅盡細品的一切漏垢,便圓滿菩提道而成佛。然後,便能夠啟迪其他無數的有情成佛。
這位老人在能夠令無數的有情成佛之前,自己必須成就佛果,那之前必須入大乘道,其前又必須入解脫道,成為阿羅漢,而那又緣自他出家為僧。至於他之能夠出家,是因為前生做蒼蠅時,所造的微小善業。那隻蒼蠅根本不曉得佛塔是聖境,可以淨化內心,只是出於貪欲,追逐塔周圍的牛糞氣味,而完成繞塔。包括解脫道的五道、大乘道的五道,乃至佛果的所有證量──一切都肇自蒼蠅繞塔的那個微小善業。這顯示佛像、佛塔、佛典以及其它的聖境,具有威力帶來證量。聖境非常有益於淨化內心,帶來直到佛果的一切安樂。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
可見,有意地繞塔──尤其是懷著善心,發願利益其他有情,勢必更具威力,比起蒼蠅繞塔,既無認識,也沒有良善的動機,所帶來的善報勢必更大,感應也更迅速。
每次繞行聖境,都將帶來無法置信的果報,不僅能夠療癒疾病,而且會淨化病因,亦即往昔的惡業和無明障。繞行聖境,除了帶來深入的康復之外,也促使我們實證整個菩提道,成就圓滿佛果的無比安樂。
釋妙喜/恭譯 (摘自<< 究竟康復的療法>>)
12.聖物為何珍貴而能滿願
聖物只會留下善的習氣,不會有惡的習氣。因此,在房屋內外儘量放許多聖物非常重要,無論你看哪兒,總是會看到聖物,總是會獲得這些虛空般的利益。
不動佛(Mitukpa)的法門利益中提及,倘若有人造了所有的五無間罪,只要那個人在臨死時能看到不動佛的真言,就能淨除所有這些極重的惡業。為什麼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這五種惡業稱為「無間」罪?因為它們是那麼地沈重,以致如果造了這種罪,死後立即「無間」(不經歷其他轉世)地投生於最底層的熱地獄,那是最難忍的第八層地獄,其中的苦最為劇烈。但是,只要見到不動佛真言,就能全部淨除。
倘若有人造了非常沈重的障法惡業,那比破壞世界上所有的聖物(佛像、佛塔、佛典)還沈重,看到不動佛的真言,連所有這些惡業都能淨除。倘若有人造了非常沈重的誹謗聖者(擁有直觀空性的智慧,已成就見道、修道、無學道者,無論小乘或大乘)之惡業,看到不動佛的真言也能淨除。
能夠實際好好的書寫、裱褙這真言,安置於佛龕上,在你的房裡看到它是非常好的。不只是在禪房,也可以放在起居室,廚房、辦公室、房屋內外皆可。那麼,在死亡的時候,如果你無法禪修,就只要看著這真言。只要視線不離這真言,就能完全關照你的來生,你不會墮入惡趣,而會投生善趣。這也適用於其他有情,甚至是動物,也們在死亡時無法禪修。如果牠們看著這真言時死去,那是極大的淨業,極大的保護,解救牠們出離惡趣。
‧看到聖物能種下成佛的種子
每一次你看著聖物──佛陀的法相、佛像、佛塔、佛典──就在你的心相續中種下解脫及成佛的種子。因此,每次你看到聖物,它們就清淨你的心。它們種下成佛的種子,包括成就佛果的所有因。為什麼?當你見到聖物,它們在你心相續中種下種子或善的習氣,之後,無論在此世或未來世你值遇佛法時,就能了解教法的意義。從而能夠實修你所了解的法教,那使你藉由實證佛道而息滅粗細的煩惱,然後你的心相續能成為一切種智。
當我們說看到聖物能在心相續中種下成佛的種子,意思就是說它包括從依止上師開始的整個道,聖道三要直到密乘二次第和佛果。看到聖物的果就是使我們實證這一切。由於看到聖物,我們得到這種果報,這說明聖物如何使我們成就正覺。
每次我們看到聖物,就淨除如此多的惡業、如此多的煩惱。這是由於聖物的力量。聖物是如此有力量。就像原子彈──雖然它很小,卻能帶來極大的傷害,造成那麼大的破壞。那是負面的例子,我要說的是其材料是有力量的,像電力般。原子彈的材料有傷害和毀滅世界的力量。聖物(佛像、佛典、佛塔)的材料有力量影響我們的心,留下善的習氣。
‧聖物只會留下善的習氣
《三摩地王經》中提及,「即使你以瞋心看石壁上的佛陀畫像,也會種下見到千萬尊佛的因。」即使是以瞋心看佛陀的畫像,不是以清淨心或善念,而是以瞋心,因為那佛陀的畫像依然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它清淨了那個人的心,他們的煩惱。這並不是說那個人將立即能夠看見千萬尊佛,但它清淨內心,使心的發展變得更加清淨,因此,那人未來可以見到千萬尊佛──意指非常多的佛。
成就佛果有五道,首先是大乘資糧道。其中包含三種層次:小、中、大。只要你成就資糧道上大的層次,那麼,無論你在哪裡,無論你在聖地或廁所,任何地方,你都看到無量諸佛環繞著你。數不清的佛一直都在那裡,但是因為我們的心是如此受到障蔽,所以看不到。當你達到那種層次,無論你在哪裡,都能真實見到數不清的諸佛應化身相。然後,當你成就正見道,就成為一位聖者,可以看到無量諸佛的報身相。這解釋了「即使你以瞋心看石壁上的佛陀畫像,也會種下見到千萬尊佛的因。」
因此,每次我們看到一尊佛像、一幅佛陀的法照或佛塔,所獲得的利益猶如無邊虛空。這使我們成就從依止上師直至成佛的一切成就,並圓滿成就佛陀聖身語意的所有無量功德。
聖物只會留下善的習氣,不會有惡的習氣。當我們看電視或到城裡觀光,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會在心中留下惡的習氣,取決於如何看它們而定。但是看到聖物能獲得的利益猶如無邊虛空。因此,在房屋內外儘量放許多聖物非常重要──或許不要放在廁所,因為難聞的氣味或許有些不敬!──此外到處都放。因此,無論你看哪兒,總是會看到聖物,總是會獲得這些虛空般的利益。
‧聖物是佛的化現
帕繃喀碟千寧波在菩提道次第教授中提及,我們應待聖物如同真實活生生的佛陀,而非物質之物。每一次看著佛龕時,思惟所有這些物都是真實活生生的佛陀,但目前你的業只能讓你看得到以佛像或法照形相示現的佛。未來當你成就資糧道時,將能視之為真實活生生的佛。你的見解隨著心進步而改變了。所以說聖物是化現,佛陀化現為佛塔等聖物。雖然有故事講述如此如此的藝術家塑造了它,但是沒有佛,這就不可能會發生。例如,有些人的心非常清淨,就曾有過佛像對他們說話的經驗。雖然佛像是由藝術家所造的,但它依舊會說話。有許多偉大的禪修者經歷過,連沒有多少佛法知識,卻擁有強烈信心及依止心的平凡人也經歷過。雖然佛像是由某人所造,實際上那是佛的化現。也有經典說,由於動物無法像我們這樣看佛和聖物,所以佛陀是為了我們而以這種方式化現。
了解這些利益非常重要,如此你就可以了解擁有聖物和建造聖物有多麼重要──不只在你自己的房屋,還要在你所居住的國家或地區,以及這世界。這對有情非常重要。
‧看到聖物功德不可思議
在《生起信心力手印經》(Sutra of the Mudra Generating the Power of Faith,暫譯)中,佛陀提及,「僅僅看到佛陀的形相,造下了比等同太平洋的沙數那麼多劫,做廣大、多種供養──例如寶傘、幢幡、食物、僧袍等──給等同太平洋的沙數那麼多的阿羅漢的功德,要大得多。」
那看來令人難以置信,有那麼多阿羅漢,那麼廣大的供養,那麼多劫──不可思議!但實際上,所有那些功德和僅僅看到佛的形相比較起來,非常微少。經典繼續提到,「那麼毫無疑問的,對佛的形相供養或禮拜,造下的功德更大。」
現在,你必需了解,成為一位阿羅漢並不容易。首先,你必需證得出離心──視整個輪迴、欲、色界及無色界如火坑或監獄,或毒蛇窟。輪迴中任何的享樂或舒適,即使是短短一秒鐘,阿羅漢都不感興趣、絲毫不受吸引。當這成就穩定了,你才真正進入小乘道,開使修行道上不同的層次,漸次止息煩惱,直到連煩惱的種子也徹底止息了,你才成就了阿羅漢果。所以,成為一位阿羅漢並不容易。例如,雖然我們之中有許多人多年前就值遇了佛法,卻依然無法獲得任何成就,連菩提道次第的第一階段觀修念死無常,或甚至是暇滿人身的用處都還沒實證。因此你可以了解圓滿了五道的阿羅漢並不容易,那非常困難,那是了不起的成就,你應該感到欽佩。
此處我們談到「等同太平洋的沙數那麼多劫」獻廣大的供養給「等同太平洋的沙數那麼多的阿羅漢」──你難以想像自己積聚了多少的功德。有個故事是關於印度一個很窮困的人,除了藥飲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供養僧伽。因此他供養簡單的藥飲給四位比丘,由於這善業,下一世這位非常窮困的人變成印度名為葛西卡 (Gashika)之處一位非常有權力、富有的國王。因此,即使是微少的供養,其結果是不可思議的。
同樣的,僅僅看到佛的形相或佛像,無論此人是不是佛教徒,信不信教,造下了更大的功德──數不清的大功德。因此,這些聖物是如此珍貴,這些佛像、法照是如此珍貴。即使有人畫得非常醜,或小孩僅僅畫了一些圖樣說這是佛,那裡還是有某些東西,所以也有善的影響。
‧輕易地淨業集資
所以,聖物真能滿願,不可思議。這些聖物僅僅存在,就能使有情如此輕易地淨除惡業──無論他們積聚了多少、多糟的惡業──而且如此輕易地積聚廣泛的功德。它們使有情如此輕易地在成佛之道上發展心性,輕易地出離輪迴,輕易地成就佛果。聖物比遍滿虛空的黃金、鑽石或甚至是滿願寶都來得珍貴,因為那些物質無法對你的心產生和佛像或佛畫具有的同樣的正面影響。
所以,擁有許多、許多聖物非常、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非常懶惰又無法修行的人。日常生活中能擁有許多、許多聖物環繞使成就佛果變得非常容易,也讓我們能僅僅藉由見到或看著它們來積聚不可思議的功德。還有,當它放在外面時,我認為當你繪畫或造佛像時確保它的比例正確,使之莊嚴,從而能鼓勵其他有情想要擁有同樣的聖物。那對他們有幫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建造彌勒大佛──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佛像越大,就有越多人會來看它,就有更多利益。
我通常會留著許多佛陀的法照,也送給其他人。對我而言,這些是最好、最珍貴之物。這些佛像和佛的法照非常珍貴。無價。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它們送給其他人。
莎拉法師(Ven Sarah Thresher)編輯,摘自2002年8月密勒日巴中心不動佛閉關期間的開示。
13.關懷南亞災情
以下是仁波切針對中心及弟子們開示應如何去利益南亞地區受到地震、海嘯、及水患之苦的苦難眾生所作的指示:
感謝大家詢問應如何幫助那些在亞洲地區受到大地震及海嘯(這海嘯看來真具有某種欲傷人的企圖)襲擊而傷亡的苦難眾生。我一直在為他們念誦五種極具威力之真言,修藥師法以及獻廣大之供養。我建議中心及學員們可為那些已超過十萬的罹難者修以下法門:
1.念誦五種極具威力之真言
2.修藥師法及念誦藥師佛號和心咒
3.修餗供
4.念誦嗡嗎呢貝昧吽同時觀修自他相換之「取苦予樂」
5.閉禁飲食齋關
6.修薈供
五種極具威力之真言是為下列五佛之心咒:
1.毘盧遮那佛
2.不動佛
3.尊勝佛母
4.無垢頂髻
5.不空成就佛蓮花頂髻,無垢心要(如意輪咒)
這五本尊為淨除罪障而示現他們極為殊勝而且是度亡法中的主要真言,也是用來加持芥菜子的主要真言,以便灑在亡者的姓名牌位上來勾攝亡者的神識。這些真言在度亡法中極為重要且極具威力。
在頗瓦法中首先是淨罪,再來就是這五種真言的念誦,以便使亡者更可能得以往生淨土。這五種真言可用於聖物中,用來加持水、加持種子(諸如黑芝麻可用來灑在亡者身上)這些真言書寫後可置於亡者頭上。
這五種極具威力的真言之任一真言皆可用來為亡者念誦,以使他們解脫三惡道,可邊念邊觀想亡者,我們自南亞災難發生以來一直在為他們持誦這些真言。這些真言對亡者有不可思議的利益,念誦這些真言的利益大到足以震撼人心。
每念誦一本尊真言之前可根據《普賢行願品》先念七支供養,在念七支供養文時可獻廣大供養(依據現有的空間,擺設越多供養越好,尤其是燈供)可在家中擺設燈供──例如在聖誕樹上掛許多聖誕燈修燈供。修七支供養時可廣修隨喜。
這些修法都是為了要集聚功德資糧,之後要完全迴向給全體的罹難者。同時也可迴向給死於伊拉克境內的亡者。這是很殊勝的修法,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累積那麼多功德,有那麼多功德可布施給那麼多死於恐懼而又正在受苦的眾生。
念每一本尊真言之前皆須先修七支供養,然後念誦每一本尊真言,念誦時猛烈祈請淨除六道一切眾生的罪障,特別是那些剛於海嘯中罹難者以及死於伊拉克的亡者。每念完一本尊真言時,即刻作廣大迴向。我們持越多真言及越多迴向加上修越多七支供養,我們就累積越多功德,之後再迴向給那些罹難且受那麼多苦難的人。
念完每一本尊真言後,觀想一切有情的罪障皆已淨除,每一眾生皆獲得該本尊之一切功德證悟,每一眾生皆證得該本尊之正等正覺(若對該本尊之形象不熟悉,亦可觀想釋迦牟尼佛即可)。
觀想該本尊溶入自己後,繼續觀修下一本尊直到完成五種真言之念誦,然後再次作廣大之迴向。
在完成五大殊勝真言之念誦後,下一支香可修藥師法。修完藥師法後念《普賢行願品》,然後再次根據護聯會(FPMT)的課誦本作廣大迴向,尤其是迴向空性。
如果很急切極欲幫助那些罹難者的話,那麼另一法門就是為他們閉禁飲食齋關。
另一個可以幫助他們的法門是修薈供。
當然念六字大明咒是很殊勝的,或為罹難者念誦其他任何真言。
另一觀修法是邊念唵嗎呢貝昧吽邊觀想受取一切眾生的苦於自身,並將自己的一切安樂布施給一切有情的自他相換觀修。
我將翻譯另一真言(Mantra of Yeshe Ta-la)給你們,念誦此真言廿一遍必定能從三惡道中解脫出來。
另一極具威力的法門是修餗供,修餗供可幫助那些剛往生正處於中陰身的眾生。我幾乎每天都竭盡所能地修餗供,這是非常殊勝能幫助中陰身眾生的法門。中陰身的眾生有神通,當你想到他們時,他們就能馬上出現。
餗供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祈願文,該段願文中請中陰身的眾生憶念他們的上師以前曾給他們的教誡等,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
也可根據上師薈供的偈頌來加上菩提心的開示
餗供的修法在西藏有關死亡的書中也有提及。
以上部份訊息我曾於二○○三年法國金剛瑜珈母中心閉關期間解說過,閉關期間我深深地感到必須解說有關當人往生時該怎麼作的必要性,因而花了了五天的時間解說這項主題,但未說完。
一般來說任何善業皆可迴向幫助那些罹難者,即使是吃中國麵、麥當勞漢堡或是吃葛萊托冰淇淋都可以迴向。
以大慈心祈願
喇嘛梭巴仁波切
相關參考資料可在以下網址下載:
五種極具威力之真言
http://www.fpmt.org/teachers/zopa/advice/powerfulmantras.pdf
藥師法
http://www.fpmt.org/teachers/zopa/advice/pdf/medbudpujalttrblt.pdf
餗供
http://www.fpmt.org/teachers/zopa/advice/pdf/aromanov01.pdf
Mantra of Yeshe Ta-la
http://www.fpmt.org/teachers/zopa/advice/pdf/mantrasyeshetala.pdf
黃純如 恭譯於2005年1月7日
14.關於海嘯的開示 – 業與皈依的力量
所有在海嘯中溺斃的許多漁夫,一生都賴捕魚維生。如果你殺一條魚,因為業會增長,你每殺害一條魚,將會投生於和魚相同的境地,有五百世甚至更多世被殺害。這些人終生在海邊生活,就靠捕魚維生,你能想像那惡業有多少?根本難以想像。因為他們視捕魚為好事,所以絲毫未曾有過發露懺悔的念頭,或許還因為觀光客來自世界各地而隨喜:「哦,我們真好運,住在這裡而且能捕魚多麼幸運!」
當然,如果他們曾值遇佛法,這些惡業可能被淨除了,但那卻沒發生。有一位格西在開示中談到放生的利益,他說,殺害一位有情,我們將被殺五百世。那也取決於殺業有多沈重──因為業力會增長,甚至可能會被殺一千世。因此,殺一條魚比在洪水中死去糟得多。對那人而言,沒有比造一次殺業更糟的事了。
當然是有地獄存在,但這些人,依據菩提道次第中的故事,或許將投生於同樣的地方,在他們捕魚的同一片水域。菩提道次第中用許多例子揭示輪迴之中沒什麼是確定的,像敵與友的故事:一位經常在屋後池塘捕魚的父親,死後投生為池中的魚。母親,他的妻子,因為貪執那個家庭,所以投生為兒子家中的狗,兒子的敵人因為貪著兒子的妻子,所以死後投生為他們的孩子,當舍利弗來到這戶人家托缽時,他看到兒子抱著小孩,也就是他的怨敵,吃魚,也就是他的父親,狗正嚼著魚骨頭,而兒子以棍棒打狗。舍利弗說道:「兒子吃父親的肉,毆打母親,把敵人抱在膝上──可笑的輪迴景象。」
依據這個和其他故事,那些人會再三投生於同一片水域或河流許多世。在他們一生之中,每天捕了多少魚──難以想像。所以如果你去想想殺每一條魚的惡業,這次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事就不算什麼了。由於造一次惡業而千百世受苦更令人難以忍受。可能也有許多人會投生為非人。
我在西藏的時後,有跟一位來自薩隆瑪卓仁波切寺院的噶舉喇嘛交談。他憂心忡忡,因為在中國入侵西藏後,折磨並破壞僧院,許多西藏人飲恨而死並投生為非人,使非人總量大增。那位喇嘛建議請有威德的喇嘛從印度來此獻火供以清淨非人。我想他的意思是調伏他們,讓他們不再繼續造傷害他人的惡業,並解脫他們離苦。他也表達了強烈的憂慮,如果當老一輩人還活著的時侯,西藏獨立沒有實現,年輕一輩或許會錯過機會,讓事情延宕;事情就會起變化。這位喇嘛送我迦葉佛的齒舍利。
不同的是這些人是瞋怒,而在海嘯中死亡的人是帶著極度恐懼而死。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由於業的緣故投生為非人。
如果傳染病開始流傳,那是最糟的事,埋葬亡者之後,土地很有可能會被污染,許多人會生病,並散播到城市。星象顯示,屠夫或妓女,或其他涉及較沈重的惡業過活的人,尤其是患病者,要先火化再埋葬,不然會有危險。
我認為餗供法門或許會有助益,因為會有許多中陰眾生尚未立即投生。
西藏人通常會去亡者身邊修法。對佛教徒而言,心經或皈依文等,都可以持誦。皈依看來簡單,但依止佛陀是其後一切法門的根本。
如果倖存者、家人或救濟者都不為亡者做些什麼,那很令人遺憾。相信西藏佛教的人,就算他們其他什麼都不懂,還是會念「嗡瑪呢唄咩吽」。這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所珍視,最珍貴的滿願真言。持誦「嗡瑪呢唄咩吽」並在屍體上吹氣,能淨化或減少惡業,有助於獲得較高的轉世,所以這也有不可思議的利益。全心仰賴地向觀音祈求,然後為所有的亡者持誦「嗡瑪呢唄咩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在教法中提及,僅僅看到「嗡瑪呢唄咩吽」的字樣,就能淨除五無間罪,十不善業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那些在屍體旁邊的人,家人等等,不知道這一點,非常令人遺憾。就算強烈仰賴觀音並盡量持誦多串「嗡瑪呢唄咩吽」,每串念完就吹在水上,然後將水灑在屍體上,就是不可思議的淨業,減少他們的惡業。
你也可以做一種禪修,觀音加持水法:觀想觀音在水上,甘露從觀音心間的真言流出,進入水中。最後強烈地向觀音祈求,然後觀音融入水中。當你將水倒在屍身上時,能非常有力的淨除所有惡業,並令他們實證觀音的功德之道。
袞卻格西在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時候,只要有加持大眾的法會,就會有許多人來參加,所以格西會加持寶瓶中的水,然後穿梭在座位間,以樹枝向大眾灑水。之後我們聽到有些人的疾病就痊癒了。無論是多麼繁複的法門和法會,例如密續的遷識法,頗瓦法,其基礎都是皈依,仰賴佛法僧。這最重要,是所有其他一切法門的根本。如果,身為佛教徒,你什麼都不懂,只知道皈依佛法僧的祈願文,全然仰賴佛陀,並持誦之以淨業並拯救生者或亡者遠離惡趣,這對他們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和利益。
由於佛陀有一切種智,無所不知,佛可以看到你的祈求,了知你的心和你的需要,見到一切苦,並了知度眾生的方法。不僅如此,佛陀有圓滿的大力,能依據每位有情的根器、心的層次和業力,展露恰如所需的法門。甚且,佛陀對每位有情有無分別的悲心,無論他們信佛與否。如法典中提及的,如果有人供養藥膏給佛陀的右手,另一個人從他的左手切下肉塊,佛陀對兩者的悲心是一樣的。如果那人有全然的信心,佛陀當然毫無疑問地會给予引導。
如果你去看「掌中解脫」中的皈依品,會發現許多關於依止力的故事。有一個故事講到一群坐船向大洋航行的生意人,他們遇到一隻巨大的海怪。當那隻海怪張開嘴時,所有的水都流進口中。正當他們的船快被吸進口中時,乘客持誦了皈依佛法僧的願文,因為誦得非常大聲,那隻海怪馬上閉嘴,他們就得救了。海怪就在那一刻死了。他們的皈依有兩種利益。它救了他們的命,其次,由於那隻海怪正好在死亡之前聽到願文,因而投生於天界。
另一個故事是阿羅漢康波的一些親戚和一些商人在同一艘船上,當時龍族引起的浪濤太大,讓他們的船瀕臨破裂的威脅。那些人於是強烈地皈依阿羅漢康波,因而得救。
達賴喇嘛尊者最小的弟弟雅利仁波切告訴我,當他在印度軍隊中受軍事訓練時,他第一次跳傘,真的非常害怕,所以他先皈依達賴喇嘛尊者再跳。沒發生什麼危險,而且仁波切說,「從那時起,我對尊者有全然的信心。」
前些時候,一位阿根廷弟子江秋巴默在阿根廷,那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充滿暴力、偷盗和殺戮。我建議她佩帶金剛經,般若波羅密多的教授,她也這麼做了。當她走在路上時,一輛車停了下來,有兩個人企圖搶劫她。當他們正要攻擊她時,那一瞬間,她想:「不會有什麼事,我有金剛經。」而他們就這樣走開了。
還有,最近她在那裡感到非常恐懼,再次問我有什麼防護法。我給她藏文的金剛經,她帶著金光明經的英譯本。她在那裡幾乎一個月,在公園、山上和路上,她說,沒人看得到她。她蒐集了九個行李箱的藥草,很擔心自己帶了這麼多,但常她通過機場時,根本沒人檢查那些行李。她也帶了一台機器,安全人員原本要掃描,但她講了一些理由請他們不要掃描,而他們就這樣讓她過了,非常容易。這很不尋常,尤其在九一一事件後的安全層級裡。這顯示信心的力量,她對那些經典、聖法,奠基於善念的依止心。
好一段時間前,一個完全沒有任何佛法知識的西藏人侯阿浦,從康區來到拉薩,並去參訪拉薩卓喔釋迦佛像,那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加持的佛像。他怕他的鞋子放在外面會被偷走,所以他把鞋子放在佛像前,並請求佛陀「在我四處走動時,請看好我的鞋。」佛像回答:「好」。稍後,管理員看到那雙鞋,想移開它們,但佛像告訴他把鞋留在那裡。
這個故事在全拉薩各地都非常有名。這顯示了侯阿浦的信心:雖然他沒有很多知識,當他對佛像說話時,全然相信佛像就像個活生生的人一般。
皈依的力量
三位中國優婆夷(受持五戒的佛教徒)買了機票,之後就對即將展開的飛航感到非常不舒服。所以他們參訪了中國的普陀山,觀音的聖地,並祈願(教典形容此聖地非常令人難以置信、令人驚嘆,不像文殊聖山有那麼多遊客,極為原始。據說該寺年代非常久遠。)。在她們強烈地向觀音祈願之後,不舒服的感覺消失了。
一九九○年十月二號,他們搭機啟航。在飛航期間,飛機宣告受損。三位優婆夷於是一心向觀音及阿彌陀佛祈請。沒多久之後,燃料即將用罄,飛機緊急迫降在中國廣州的白雲機場。飛機很快落地,不知怎麼,發生了意外。在三位優婆夷後方不到六呎處,飛機斷成兩截,他們三個全都能逃出機身。他們一出了飛機,飛機就爆炸成為一片火海。
機上其他一百位乘客,除了十位,全都死了,而那十位全都受了重傷,失去肢體等等。三位優婆夷毫髮無傷的逃出來。之後檢查飛機時,除了三位優婆夷所帶的法典,所有東西都燒成灰燼。經典卻絲毫未損。
那天在場的人無不驚異於聖法不可思議的力量。
在僧伽吒經中,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
「善男子,汝今諦聽。彼人臨死時,起一念淨心歸依佛陀,以此善根當六十劫,受於三十三天之樂,八十劫中自識宿命,所生之處離諸憂惱,生生之處離諸憂惱一切苦滅。」
關於在印度和其他國家發生的災難,我想人們會抱怨沒有預警系統。然而,基本上,答案是過去所造,由不清淨的心、邪見、不善念和其所引發的惡業而來,會遇到地震和巨浪,並經歷到這種災難的業報成熟。所以,那來自每個人的心,和相對應的顯現境。
這並不是愉快的顯現境;是不愉快的、令人害怕的境。就像夢境,可能是愉悅的夢,或令人害怕的夢魘,都來自內心,是習氣的產物。一種是非常令人快樂的境,一種非常令人害怕的境,兩者都是心的產物,也就是西方心理學所說的潛意識。然而,它們來自習氣,其中一種或許是善的習氣,另一種或許是惡的。當然,我們在夢中看到的幻境並不存在,連名言都沒有,連約定俗成都不存在。在夢中,自我在造作許多活動、行為和對境。
同樣的,這令人害怕的顯現境來自內心,來自過去的業留下來的不善習氣,因為之前沒有完全淨除它,也未曾減少它,所以會經歷到。如果有去淨業或減少它,危害就會少得多。
那天發生的事也有很長的演變歷程,從此世或某一過去世,從造業開始到它發生,但談談即刻的顯現境及其影響、它如何來自內心,或許有助於了解那恐怖的顯現境長程的演變歷程。
例如,就算是你平常認為非常漂亮的一個人,當你生氣時,就把那個人看成非常醜,討厭鬼,一種完全相反的觀感──你不喜歡他,你恨那個人。你厭惡你所看到的人。那生起了一種傷害的念頭,去傷害那令人不愉快的所見人物。你越想越多,想那個人在心念和行為上如何對待你,如何以驕慢或忿怒的方式看你,如何以令人不愉快或不尊重的方式說話。
你給它加上負面的詮釋,認為它是有害的,不好的,因為它傷害了你自己自我愛惜的心念,也就是期望每個人,包括那個人,只告訴你美好的事,愛你,執著你,只給你讚美和敬愛。那就像世俗八法,執著現世,執著只要得到美好的事。其他人思維、言語、看待的方式打擾到你的自我愛惜、貪著,而你就隨著自我愛惜和貪著,貼上「不好」或「有害」的名言。
當然,那個人的態度,他們惡劣、挑釁的言語,或他們看你的方式,不會傷到你的菩提心,不會傷害你成就佛果的利他願,不會傷害你的慈愛,也不會傷害你的悲心。那只會滋養你的悲心和慈愛,如果你去想想這位有情受多麼大的苦,完全陷溺於真實、恆常存在的幻象中,和其他一堆幻象中,因為有那麼一大堆錯誤概念和迷信心念。如果你用不同的觀點來看,這能讓你培養慈愛和悲心。然後你會發現他們只是忙於以身語意造惡業。
那人的心,除了因完全失常、今生當下毫無寧靜與安樂之外,他們也必需承受他們一切惡行所必然帶來的苦果,在此世,尤其在來生的千百世,因為業會增長,所以在一生中經歷到多年的苦,例如有些人殘障,或一生都有嚴重的病。那人從未能脫離困境,他們的生活處境總是很沈重。
想想那人的慈悲,想想你過去、現在、未來的安樂如何從他們而來,以這種方式看待此人能讓你生起慈心、悲心及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你成就一切證德:大乘資糧道、大乘加行道、大乘見道、大乘修道、大乘無學道。
你成就了這些道上一切難以想像的功德,圓滿方便道與智慧道,結果成就了二身:法身與色身。你能成就佛的功德,那猶如無邊虛空。然後你能圓滿承事有情。能因應恰合有情的業與根器,給予適當的方法,帶領他們解脫,永遠脫離輪迴苦海及其因,業和煩惱。不僅如此,透過給予他們大乘道,他們連微細的煩惱也能消除,並成就圓滿正覺,止息心的一切過患,並圓滿一切證德。
所以,你能提供解脫和大解脫,佛果,如無邊虛空般的究竟利益給無量有情。那來自你成就佛果,圓滿大乘道,包括解脫輪迴的成就,所有這一切來自菩提心的實證,而那來自大悲心的根本。大悲心的生起,是基於此人的存在,其體性是這樣的苦,態度這樣的邪惡,毫無根據的迷惑思惟,埋頭造惡業,非得經歷一切難以想像、難以見到終點的苦果。
現在,你藉由對此人發慈悲心而視此人為最珍貴、最慈愛,最能滿願,給予你所有這些成就和究竟的安樂,包括每日的內心平靜。內心的寧靜,安樂的心。那人成為要感恩的對境,他是難以置信的仁慈,你生命中最珍貴、最重要的對境。因為這個人,你能將生命由黑轉白,過得更好,能得到更多更多的安樂、成就,滿足。但如果你對那個人生起忿怒、不善念,只會有相反的事發生。
以這種態度,把那個人視為最珍貴,連對那個人提供一項極微小的服務都變得如此重要,而且令你難以置信的高興。能夠以極微小的方式幫助他們,使你變得如此快樂。任何你能給予他們的協助,都變成你生命中不可置信的喜悅與安樂的來源。就算你得投生於地獄受苦以利益那位有情,那也會變成你生命中最大的安樂,最大的滿足,你可以為那個人忍受任何困難。
如果你難以瞭解或難以感受這種思惟有情慈愛的方式,對那個人訓練自心修持安忍──正面、快樂的心──會改善你的生活。瞋怒越來越少生起,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短,直到一段時間之後,就不會對任何有情生起瞋怒,就算每個人或動物,每隻鳥、狗、貓、馬、羊、魚和蚊子齊聲批評你,對你生氣,打你或殺你,無論他們給你何種傷害,你也毫無怒意,瞋怒再也不可能生起,只有快樂的心與安寧。既然對他們毫無怒意,他們就不會受到你的傷害,所以,數不清的有情從你這邊獲得寧靜與安樂。沒有傷害就是安寧,所以,一切有情永遠從你這邊得到寧靜與安樂,沒有傷害。
再釐清這種瞭解:當你的心像這樣修持安忍時,就有那麼多的寧靜與安樂,不只在你的生命中,也在你的朋友、丈夫、妻子、孩子和父母的生命中。無論誰和你生活在一起,都擁有那麼多寧靜與安樂,就算他們不對你修安忍也一樣。
想想你的家庭從你獲得的安樂,然後想想你的鄰居,然後整個地區、城市、國家,整個世界,然後是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情。當然,這說的是生生世世,既然心有相續,你就有能力止息傷害,並帶給其他宇宙中的一切有情許多寧靜與安樂。
就算在這個世間的歷史上,因為一個人不修善心和安忍,導致數百萬人受折磨和死亡之苦,還不包括所有居住在地面上、森林或水中的蟲魚鳥獸。
這就是要瞭解,從和你居住在一起的同伴開始,到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情,他們從你這邊獲得的所有寧靜與安樂,全靠你的善心,靠你的心安住在安忍的品德之中。以這種方式思惟,使你能領會你對一切有情的寧靜與安樂負有責任,以及一個人能修持安忍,有猶如無邊虛空般的無盡利益。
這些寧靜與安樂,不僅你可以經歷到,而且可以提供給無量有情,包括這世間的人類與動物,以及其他無量有情。這一切寧靜與安樂都來自對你生氣的那個人的恩惠、他們批評你的言語、他們以身體所展現的不恭敬。無論那人對你做出多不愉快的舉動,都是他們所賜予的恩惠。所以你可以看出這個人為什麼最珍貴,是修心最重要的實習教師,在這個例子中,尤其指的是安忍。
當然,只有圓滿安忍法門你才能成就圓滿無上正覺,大解脫,止息心的一切粗糙或微細過患,圓滿所有證德。懷著這種歡喜、正面的安忍心,一切都會沒事。你不會對那人生氣,你視那個人為友好、慈愛、最珍貴的。你的身體也會放輕鬆,血液循環等等,一切都會放鬆。你可以享受食物,無論是簡單或昂貴的一餐,就算只是喝水。你可以睡得很好,因為心很放鬆而舒服。就算你的房子很簡單,你也很快樂,你樂在其中。無論你在哪裡,你都樂在其中。如同達賴喇嘛尊者提及的,擁有善心,就算你住在草房中,只有水可以喝,也很快樂,能享受生命。
瞋怒也會傷害身體,干擾血液循環,導致心臟病發作或其他心臟疾病,以及許多其他病症。德里一位醫師建議不要在其他人身上貼上負面標籤,因為那些負面標籤使你生氣,影響血液循環,而導致如心臟病發作等心臟問題。
懷著忿怒,連一千美元的餐食你也無法享受,睡不著覺,你的忿怒映現為暴力和忿怒的夢魘。不管你住幾顆星的飯店,五星、十星或二十星,就算你住在有黃金門、鑽石牆、鑲鑽廁所的珠寶宮殿中,還是無法享受生命。就算你像鳥兒、飛機一樣飛翔在空中,也找不到快樂。環繞著你的每件事都是負面的,帶著瞋怒。當你沮喪消沈時也是一樣你周圍的一切事物都一片黑暗,你無法享受它們,每件事都讓人心灰意冷。
這可以推論出事情是如何顯現。此處,每件事都顯得令人不悅意,因為你的態度是負面的,充滿忿怒和情緒化的心念。當你的心不快樂,每件事都顯得像是干擾,就算是天空、浮雲、綠樹、動物和人也是。一旦你的心轉化為安忍,所有的一切、你的整個世界變得非常正面,任何顯現境都令你感到高興。
所以,有兩種詮釋。
在生命中,事物如何呈現,有賴於你如何詮釋對境,你安立了什麼標籤。
然後,像這次海嘯這種恐怖的顯現境,也有很長一段演變歷程,從過去的業而來。在你的觀點中是悅意的任何境,當它與你的感官相遇時,給你一種愉悅的感受、安樂,這是來自善業的長久演變。
我希望所有受影響的國家,都有足夠的人能提供服務,照顧所有那些受災的人,或者許多來自外地的人跟當地國家的人一起組織,並提供協助。願他們都能迅速有效的獲得幫助,盡可能關照許多人,不僅以醫藥、水、食物、衣服等等,但同時能多少規劃未來的社區。不只是建造暫時的居所,而是為無家可歸的人蓋房子,以及蓋工廠讓他們可以工作。然後,那些外地國家應該買他們的產品,讓這些人有長久的生計。
再一次,結論就是善心的教育。有那麼多戰爭和水大、風大的大災難,如龍捲風、地震,像此次有許多人死在印度、斯里蘭卡、印尼、泰國等,每一天都發現越來越多的死亡人數,超出原本的預期。也有許多疾病,不只是大多經由輸血或性交而傳染的愛滋病,還有永遠無法預知的癌症,越來越常出現在世界各個城市和國家,和你自己的家庭。
這一切都是不善的態度和行為的結果,都來自心,無論你是否相信轉世和業果。這一切告訴我們,生命非常短暫,死亡隨時可能會發生。所以,每一天都不要浪費這寶貴的人生,它給你所有機會讓你發展自心,為自己的家庭、同伴、同鄉鎮或城市的鄰居、國家和世界帶來和平與安樂。你可以運用這寶貴人生,為一切有情創造暫時安樂,以及直至圓滿成就佛果的究竟安樂。以正面的心和不斷利益他人的善心過活,在行為上盡可能以各種方式幫助他人。
無論你有沒有傳統宗教,最重要的是:不要傷害,而要把安樂帶給人類、動物、昆蟲和其他有情。你每一天每一次所做的慈愛之行,無論大小,都有幫助。它圓滿了其他有情的安樂,無論是微小的舒適或較大的成功。你對他人每一次慈愛之行,變成他人安樂滿願的因,所以變成你自己所求願滿最好的因。結果就是你所有的願都能圓滿,暫時或究竟的安樂,你想要成辦的的任何事都會成功。
當你以這種方式過活,你不會製造讓自己經歷像這次海嘯這種災難的因,所以就不會經歷到它們。你會經歷到相反的事,寧靜與享受。它帶給你生命中如此多的滿足,給世界如此多的寧靜與安樂。
梭巴仁波切2004年12月31日在空行碟千林所給予的開示,圖敦拉鐘法師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