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次第

學佛次第

一、學佛次第

1.心匙

帕繃喀大師/造 梭巴仁波切/藏譯英 釋妙喜/英譯中

鳴呼!仁慈的上師,請垂顧這個可憐愍者--

我這一生的作為,是如何地自欺!

請您慈悲,垂視這個無心的凡夫!

這是給你自己的至要忠告--心匙--

謹記在內心深處。

切莫掉以輕心!切莫掉以輕心!

打從內心的不壞滴(最深處),慎重地省思這一生的境況。

從無始的輪迴以來,直到現在還沒有終止,

雖然已經流轉生死無數次,

經歷過諸多苦與樂,

你卻始終沒有從中獲得絲毫的利益。

雖然你現在獲得這麼難得的閒暇和幸運,

可是,直到目前都是這樣,

空洞而無意義的虛擲生命。

如果你關愛自己,現在是行善的時候了,

善業才是永世安樂之本。

你看起來很精明能幹,

不過,只要還執迷現世表相的兒戲,

就是傻瓜。

你會束手無策地,突然被恐怖的死神吞沒,

毫無希望,無法苟延殘喘。

這將會發生在你身上!

因為你認為:「我還不會死,還不會死」,

總是汲汲營營於今生沒完沒了的活動,

突然間,恐怖的死神降臨,

宣布:「你的死期到了!」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你一直都安排著「明天」、「明天」,

就在那時,突然間你必須馬上走了。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你雜亂無章地拋下工作,剩餘的飲食,

毫無選擇地,必須離開這個世界,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從今以後,你再也沒有時間舖床、睡覺了。

你像老樹般,倒在最後的床上。

別人沒有辦法用他們柔似百合的手為你翻身,

只能用力拉你的衣服和毯子,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最後的內外衣,把你的身體全部包起來。

 從今以後,就由不得你穿這些衣服了。

當那具軀殼僵硬得像土石,

你第一次注視自己的屍體。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你掙扎著,要說最後的遺言,

並表示哀傷,

無奈舌頭乾燥,講不清楚——

你深陷在強烈的哀痛中。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別人把最後的食物、聖物、舍利子,

和著水滴,送進你的口中,

你卻連一滴都吞不進去,

水從屍體的口中溢出來。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四周圍繞著近親、知友,以及貼心的人,

懷著慈愛、傷痛,

為這最後的聚會哭泣、依依不捨,

就在那時,你必須永遠別離。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經歷像浪潮洶湧般的恐怖幻相,

飽受不堪忍受的劇苦,

可憐的你卻無計可施。

今生的景象,像太陽一樣隱沒。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上師和金剛道友,

出於忍無可忍的大悲心,

在你耳邊祈求,以期喚起一絲關鍵的善念,

雖然他們滿懷慈心地這麼做,

可惜無濟於事。

你就是提不起善念。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死時,你的呼吸愈來愈急促,

發出刺耳的「嗦嗦」聲,

最後像琴斷了弦,

走到人生的盡頭。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往昔你所珍惜的可愛身軀,

而今可悲地喪失了,

被稱為「死屍」,

腐壞而令人作嘔;

往昔無法忍受硬床粗被的身體,

如今被放在荒地上。

時候到了,

那連一根刺都忍受不了的身軀,

會被剁成碎片,骨肉被撕開。

到時候,那連蝨子、跳蚤都忍受不了的身軀,

會被鳥、狗吞食淨盡。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雖然你「噗…噗…」地費力吹著,

穿上最好的衣服。

時候到了,

那個軀體會被放入火化室。

那連一根香的星星之火,都受不了的軀體,

勢必要在熊熊烈火中焚燒,骨肉成灰。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那連粗糙的衣服,都無法忍受的軀體,

所有的骨肉,都會在烈焰中燒成一堆灰;

或者被緊緊楔入土中的一個洞。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宣說你甜蜜的名字時,

首尾會冠上「已故的」某某,他或她,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到時候,

到處充滿你摯愛、親密的伴侶以及僕從的嗚咽聲。

這將發生在你身上。

時候到了,

你的衣帽、財物將被瓜分,

一點都不剩;

時候到了,

你將絕望而孤獨的走入中陰。

時候到了,

你會面臨恐怖的四大敵:

陷在堆積如山的岩石、瓦礫,

埋在崩塌的土堆中,

這樣的景象出現時,你該怎麼辦?

漂流在海面上,被強烈的旋浪捲走,

這樣的景象出現時,你該怎麼辦?

心和耳被嘶嘶劈拍作響的熾火震裂,

那時,你怎麼辦?

被劫末的黑旋風捲起、掃蕩,

這樣恐怖的經驗出現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被強大的紅色業風吹襲,
 
被恐怖的黑暗吞沒時,你該怎麼辦?

當牛頭、蠍頭的獄卒,

以種種可惡的方式折磨你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在死神閻羅王面前,

被估量善惡的黑白業時,你該怎麼辦?

當閻羅王揭穿你的謊言,

說你把生命虛耗在貪、嗔、虛偽中,

那時,你該怎麼辦?

在閻羅王的法庭上,

惡業成熟的果報被判決,遭受處分,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光著身體,

被攤放在熱地獄中,熾熱、燒紅的鐵板地上,

那時,你該怎麼辦?

雖然身體被如雨的兵器切碎,

卻仍然活著受罪,

那時,你該怎麼辦?

雖然被放在熔鐵中煮,

直到肌肉剝落,骨頭散開,

你依然要活著受罪,

那時,你該怎麼辦?

雖然身體和燃燒的烈火,難以分辨,

你依然要活著受罪,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身體被凍人的寒風刺骨,

裂成千萬片,

那時,你該怎麼辦?

一旦墮落到餓鬼的慘境,

飢渴交迫,必須挨餓好多年,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你變成愚蠢、癡呆、不幸的畜生,

活生生地互相吞食,

那時,你該怎麼辦?

當惡趣難以忍受的諸多苦難,

實際降臨到你身上,

那時,該怎麼辦?

現在,切莫掉以輕心!

「拉—烏—拉—烏—」,

快一點!現在是你下定決心的時候了。

不但時候到了,

簡直已經太遲了!

就在當下!就在當下!
 
「拉—烏—拉—烏—」

好自為之吧!

這是上師—慈父的聖誡,

勝者羅桑權威教說的心要,

顯密圓滿的清淨道。

這是在你的心流中,注入實際經驗的時候了!

死神閻羅王,或者

你每天盡力地修行心要,

實現永恆之夢—自他的福祉,

那一個會先到呢?

結合身語意三門,

傾全力修行吧!

(摘自<<心匙>>)

二、其他

1.什麼是「馬頭明王」

馬頭明王,梵語作Hayagriva(具馬頸者),藏文稱「吉祥大權蓮華.極秘密忿怒馬頸」,乃大悲觀音遊戲化現諸多身像中之威猛伏誅像。又如《俱生本淨頌》所說:「為毀非人魑魅靈異幻,自無量光怙主廣大心,現九舞姿忿怒之王身,讚頌馬頸諸天會眷屬」,此本尊亦為阿彌陀佛大悲心之具現。

此本尊法門之殊勝有二,一、就暫時而言,馬頭明王本身被譽為一般魔障-特別是鬼王害-之最佳伏誅者,因而今日魔障、龍害甚盛之五濁惡世,修習此法愈形重要。二、從究竟來說,則有成就薄伽梵大權蓮華之果位等不可思議之利益。

2.供燈的故事

佛陀在「賢愚經」中提到,貧女難陀以行乞所得,作一油燈,供於佛前,並發願:「我今貧窮,以此小燈供佛;由此功德,願我來世得智慧光明,滅除一切眾生垢闇」。之後,其餘的燈全部燃盡了,只有那盞小燈還在燃燒。隔天目犍連尊者去收燈,發現那盞小燈單獨燃著,而且明好如新。心想:白天燃燈無益,便想去熄滅它,那盞小燈卻無論如何都不會被熄滅。佛陀看見後說:「目犍連!這盞燈不是身為聲聞的你所能傾動的,因為那是發大心的人所施之物。」佛並授記貧女難陀來世當得作佛,名為燈光如來。

3.文殊真實名經的功德利益

(摘自:<<文殊真實名經>>)

持金剛金剛手。此妙吉祥智勇識不共真實名。是出有壞之智身,一切如來之智身。汝今應當生大歡喜。滿淨意樂增長無上。即能清淨身語意三之密。若不能究竟不能清淨地者。令到彼岸福智二足皆悉圓滿令其清淨。義無有上。若未解者令解。未得者令得。自此至於一切如來微妙法理真實持故。我為宣說開示顯解令其攝受。

持金剛金剛手。此者我於汝種性中。及一切密咒法性攝受中。而作攝受。持金剛金剛手。此真實名者。即是一切如來最極清淨。真實潔淨一切智智之性。身語意三之密。亦是一切正覺菩提。即能了解真實究竟諸正覺故。亦是無上一切如來。體解一切善逝法界。於諸勝中而能破壞一切諸魔之力。一切十力中即十力之十力。一切智智性中即一切智智之性。是諸法中之敕。真實成就一切正覺。亦是一切大菩提勇識。福智二足真實究竟無垢最極清淨也。亦是一切聲聞緣覺出生之處。具足人天境界。是大乘之體性。出生諸菩薩行處。即一切聖道之邊際也。亦是察度諸解脫道決定出生處。亦是不斷如來種性。增長菩提勇識大勇識種族種性。亦能攝伏於他一切作狂敵者。破壞一切外道。退捨四魔軍將之力。亦是真實攝受一切眾生。決定成熟一切趣向聖果。諸淨梵四宮之靜慮。諸一心之禪定也。亦是調伏身語意三。精勤禪定能離一切合集。亦捨一切煩惱及隨煩惱。滅除一切障礙。解脫一切繫縛。亦是解脫一切諸蘊。滅諸亂心成辦一切出生處。捨離一切盛衰事。亦能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解脫眾樂勝道。令其不入輪迴之中。而能轉大法輪。建立一切如來傘蓋幢旗。一切妙法正法之宮。亦是菩提勇識。於密咒門而修習者速得成就。亦是了解菩薩摩訶薩精勤般若波羅蜜多之定。解了一切精勤無二戲論之空性。一切到彼岸之二足。究竟真實清淨一切究竟地。各各了解諸聖四諦。一心體解一切諸法四種念住。

此真實名者。乃至一切正覺功德。能作真實究竟也。持金剛金剛手。此真實名者。能滅有情身語意三之行無餘罪業。亦能清淨一切有情諸惡趣類。令其退捨一切惡趣。真實斷除一切業障無有遺餘。能生一切相續八難者令其不生。能滅八種怖畏。能破一切惡夢。決定能盡一切惡相。能滅一切惡見及諸惡魔。亦能遠離一切怨魔之行。增長一切福善。亦能除滅諸惡覺觀令其不生。破滅一切憍慢威勇我執。不生一切苦惱憂愁。亦是一切如來之心。諸菩薩之密。一切聲聞緣覺之大密。一切密咒及其手印。真實增長諸不可說念及正念。增長無上善巧智。亦能具足無患諸力自在。亦能增長吉祥柔善微妙。名稱善說偈讚歎美。亦能真實除滅一切病患廣大怖畏。亦是極清淨中最極清淨。極能作清淨中最極能作清淨。極成辦中最極成辦。極吉祥中最極吉祥。諸欲歸依者為作歸依。欲宮殿者為作宮殿。欲擁護者為作擁護。欲親軍將者為作軍將。欲洲渚者為作洲渚。欲依仗者為作無上依仗。欲過三有大海者為作舟船。亦是除滅一切病苦之藥王。分別取捨之決智。摧諸惡見大闇之明智。能滿一切有情誓願。如摩尼寶珠。亦能獲得妙吉祥智身一切智智之性。令得五眼見清淨智。亦是財施法施無畏施真實捨故。令六波羅蜜而得圓滿。亦是福慧二足及諸靜慮。令究竟故能得十地。亦能捨離二邊故。即無二法性非餘法性。無綺飾故即是真實自性。亦是如來清淨智自性故。即真實邊際之自性。亦能除滅百千惡見叢林故。即一切如來真空之自性。

此真實名者。即是無二法性義之真實名。若有誦持演說者。是一切法不可說之自性也。持金剛金剛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依密咒門修習者。於此出有壞妙吉祥智勇識。一切如來智身無二真如之真實名。是頂髻之珠者。文字句義一切通徹。無有遺犯亦無增減。每日三時若持若誦若讀若說。思惟義理依時為他解脫。時各各應想妙吉祥智勇識身。向諸門中令心止處。於愛樂實性門中誠實作想。了解一切殊勝法智慧無濁。信心具足相續繫念一心禪定者。彼諸三世及無始世。一切正覺菩提勇識等皆來集會。得解一切法并現其身。一切正覺菩提勇識。以身語意三業與自種性真實攝受。一切正覺菩提勇識。將諸利益而作饒益。能得一切法中無怖無畏辯說無礙。復有一切諸阿羅漢聲聞緣覺攝持。聖法心中亦皆現身。復有調伏一切諸惡大金剛王及持大金剛等。為護諸有情故。將變化身現種種形令其精神威勢無能攝伏。能成一切密咒手印記句中圍無餘。密咒明咒王。并頻那夜迦諸惡魔怨。并諸退壞一切他不能者及大母等。於其晝夜各剎那時。諸威儀中潛伏其身為作救護。復有淨梵帝釋并釋近臣。大力摧伏如伏嬰童。及大自在種族貓子大黑。作戲自在獄主水神。孤屏囉鬼子母等。擁護十方世界者恒常相續。若晝若夜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睡若覺。入定出定獨住在眾。潛伏其身為作救護。或住村邑聚落川原。國界王宮門限門樓。大路小路四達三屴。村中店舍空舍。山藪江川叢林大叢林。若不作淨昏醉放逸之處。恒常一切門中晝夜潛伏殊勝救護成勝妙樂。更復天龍施礙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與非人眾曜遊宿。及諸天母集主七母諸施礙母并食肉母。此合集一心一意。并諸軍將眷屬雜使。能為一切潛伏救護。增長精神具足色力。威勢殊勝無病延壽。持金剛金剛手。

此真實名頂髻珠者。若起誓願日日三時。無遺念誦三遍書寫令讀。時想念出有壞妙吉祥智勇識身。與此相同而作禪定者。以此利益故不經多時。即妙吉祥變化於像令其得見。亦見盡虛空界所處者。一切正覺菩提勇識。種種身相大有情者。於何時分依何所作。不墮地獄趣不生惡道中。不生惡種姓不生邊地下賤。亦得諸根具足不作邪見。亦不生邪見家。不生無佛國中。生值佛國時不捨正法亦不遠離。不生長壽天中不生饑饉疫疾刀兵等劫。不生五濁惡世不遭王怖惡怖賊怖。於世世中不逢下劣貧窮之怖。不值穢氣毀謗輕賤惡名惡語之怖畏。恒常得生本性高貴勝族中。能成一切端嚴勝相顏色美妙。於諸世人皆悉愛樂可意。若與相隨情和悅樂見者歡喜。於諸人中端正嚴好。具大福相發言無滯。隨所生處得宿命智。受用廣大多諸部從。所受無盡眷屬無盡。於有情中最極殊勝。亦復具足殊勝功能。自然具足六波羅蜜。所有功德經於淨梵四宮。具足念及正念方便願力智。亦是一切諸數義中。得無怖畏及能言說。無有愚癡句句顯了。成大聰慧具有廣解。無懈怠心少欲知足。利益廣大情無愛著。即是一切有情殊勝所信之處。亦成恭敬師及上師。此人先所未聞工巧技藝神通一切教法。若文若義皆悉解了。戒及活命。最極諸行最極清淨微妙。出家及成近圓。不令忘失一切智智性大菩提心。決定不入聲聞羅漢緣覺乘中。持金剛金剛手。如是具足無量功德。亦有如是無量無邊廣大功德。

持金剛金剛手。誦此真如真實名者。即是真實執持微妙丈夫者。聚集微妙福慧具足。一切正覺功德最極。速疾求故不經多時。能成真實究竟無上菩提。於多劫中不入涅槃。為諸有情中多現無上妙法。十方世界中詮演妙法。大鼓之聲相續不盡。其聲哮吼為大法王。

4.正確地開始一天的生活

文/克諦岑夏仁波切、倫珠梭巴格西  開示

「早上,當我們坐在座墊上,獻完供養等等,在開始修持之前,我們的第一念應該是什麼?」宗喀巴大師傳承中的兩位師長,吉諦岑夏仁波切和倫珠梭巴格西的答案如下: 

‧克諦岑夏仁波切

在開始修任何法門之前,最重要的是皈依,它開啟了一切佛法修持之門。你的心態應該是單純、誠摯、發自內心,而非僅僅讀誦文字。進入佛法修持之後,接著必須發起菩提心。 

即使你每天只花幾分鐘生起這些善念,它們有累積的效果。如果你看看一整年中已產生的善功德,它變成一項重要的成就。 

早晨的第一件事,或每座的開始,了知你依然活著也很重要。許多人昨晚上床睡覺,卻無法看到今日的曙光。思惟因為某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好運,你今天還活著,以及生起菩提心是多麼重要──去修行不僅讓你能經歷到今生或來世的安樂,也能帶領那些仍在輪迴中受苦的有情成就正覺。思惟「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將開始修持的原因。」 

然後,去工作之前,你可以思惟,無論你從事哪一種工作,無論你提供哪種服務,你將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做。然後你可以放心出門去,認識到無論你做什麼,都在創造某種財富。在一天結束時,將你所造的「保存」起來──正如你把錢存在銀行裡般,以迴向的方式「存」好你的善業。 

藏文字「貢(gom)」通常英譯為「禪修(meditation)」。實際上它的意思是使自己熟習於某事。所以,無論你修什麼法門,都是不斷熟習於某個特別的主題。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地檢查心的走向。我們設定某種目標或某種禪修的對境,然後我們審查心向往那對境的歷程。我們將透過正念及正知保持在軌道上。透過正念可以確保自心專注,並憶念正確的事物。透過正知,檢查你如何憶持對境,你是否以正確的方式憶持,你如何繼續下去。 

你必需清楚心性發展的次第及其所需的步驟。你必需有這種瞭解/熟悉,從第一步邁向第二步,再從第二步漸次邁向第三步等等。通常我們在實修時,都不是非常清楚,我們甚至不知道哪裡是起點。因此,首先必需對整個歷程完全清楚熟悉。自己再三複習它。然後心將自然而然向這些步驟前行。當你到達山巔,往下看時,會看到較小的丘壑、溪谷、流水或農作──慢慢的,你應該會對於你要做的一切有這種完整的概觀。 

‧倫珠梭巴格西

(坐下來觀修的)第一念以念死無常開始。思惟,昨夜我可能會死。我還擁有這個人身是多麼幸運。龍樹菩薩說,生命如水上的泡沬般脆弱。泡沫看似閃亮而堅實,卻又是如此輕易就能被毀滅,一觸即破。今生與來世之間,只差一口氣,就在呼吸間。一旦你呼了氣卻沒吸氣,就結束了。因此,省思你是多麼幸運,依然擁有此生,此生提供了殊勝的機會讓你修行,並下定決心你當不虛度今生。接著繼續思惟寶貴人身的利益,如同菩提道次第中所解釋的。 

宗喀巴大師說,沒有出離輪迴之心,無法引生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無法入大乘道。所以,首先你必需生起出離心。對許多人而言,出離輪迴的心念很難生起,他們大部份都貪執於此生,總在追求成功、富裕、健康的生活,從不曾想到修行。如果你一開始就觀修念死無常及暇滿人身的利益,就能摧滅貪執今生的心念,使你專心關切來生,結果將激勵你修行。你將體會到這有多重要:此刻你還活著並擁有此人身,能利用這大好機會保護自己免於墮入地獄道,甚至天道。 

接著你應該藉由思惟業果、因果法則,和四聖諦等等,來省思貪執來生的問題。無論你將投生於惡趣或善趣,任何在輪迴中的生命,因為業和煩惱的力量,都是不淨而繫縛於痛苦之中。你必需禪思這些輪迴之生的本質。你應該思惟,我要擺脫這種輪轉生死,我要徹底從輪迴中解脫。只有在這種基礎之上,接著才可能生起大乘的心態。 

無論你修持大乘或密乘,必需將你的心轉向以有情為目標。你必需試著生起菩提心。思惟,我該怎麼幫助有情圓滿他們的願,並下定決心,你,你自己將幫助他們達成他們的目標。當這種心念變強時,你就培養出了菩提心。 

至少試著透過字句使心去思惟「倘若一切有情獲得安樂,倘若一切有情遠離苦難,那是多麼善妙」等等。思惟這些並生起平等捨、悲心、愛心等等。 

然後下定決心迅速成就佛果,以帶領一切有情達到圓滿佛地。這種心念一開始或許很難是真誠的,但至少說說這些字句,並試著認真地思惟其意。你必需再三地這麼做。你不應該追尋著某種新鮮有趣的法門,從一個法門跳到另一個,就像在尋找新鮮的食物或新口味般。維持在這些同樣的主題上,直到心被轉化。 

因此,無論你修什麼法門,進階或入門,首先你應該思惟無常,接著是擁有暇滿人身是多麼幸運、出離心、接著是菩提心等等。這些禪思最有效。 

做這些法門直到你的心真的轉入大乘道,真誠地為他人的利益著想,而非自己的目標和希望,你的自我中心心態減少了,並自然而然地一心關切他人。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沒有菩提心,就沒有真正的儀軌修行──僅僅觀想和持誦空洞的字句並不是正確的儀軌修行。 

5.殊勝的藥師法門

‧藥師佛法門的殊勝利益

為什麼會出現藥師七佛的特殊形相?諸佛圓滿正覺的心具有遍智,能夠遍知過去、現在及未來,懷有普及一切有情的大悲心,而且具有圓滿的威勢力,引導一切有情成佛。諸佛遍智心的清淨智慧,被普及一切有情的無量大悲心所繫,因而示現不同的形相──包括藥師七佛,以便息除有情的障礙,帶給他們現前及究竟的安樂──尤其是圓滿佛果的無比安樂。

藥師佛法門具有強大的威力,帶來現前及究竟的成功。那是由於藥師七佛往昔在菩薩位時,為有情發了許多廣大願,並承諾將在釋迦牟尼佛教法衰微的濁世,實現有情所有的祈願。為此,他們強烈地發願要證悟成佛;這是他們禪修並實證菩提道的初發心。

我們現在正值五濁(煩惱濁、壽命濁、眾生濁、時濁與見濁)熾盛的時代。其它的四種墮落,基本上都來自第一種墮落──內心墮落(煩惱濁);眾生的無明、瞋心、貪慾及其它的煩惱之所以如此熾盛,是因為眾生未曾在修行道上開展心性。

內心墮落導致命濁──平均壽命減短。幾千年前大多數人活到百歲,在那之前,人類甚至更長壽。起初人類的壽命長達好幾千歲,過著比較和平、安樂的生活。當今人類大都只活六、七十年。命濁是來自內心墮落。

內心墮落也導致眾生濁。眾生的心變得非常頑固,很難調伏,很難修安忍、慈心、悲心等等。即使聽受開示,不是根本無法修行,就是感到難以修行。因為內心煩擾、不調伏,即使有人向他們解說佛法,也無法了解。

時濁表現在國與國之間的鬥爭、戰爭以及天災──地震、旱災、饑荒及疾疫等日益頻繁。

內心墮落也導致見濁,越來越少人相信真理,越來越多人相信謊言及邪說。人們往往難以相信或了解別人由衷說出的真話,卻很容易輕信謊言。在此,我們談的是世俗諦,而不是勝義諦的真話。此外,人們也很容易執持邪見,諸如:善行不是樂因,惡行不是苦因。人們輕信顛倒的苦樂因,卻難以了解或相信正確無誤的苦樂因。還有,人們也很難以了解勝義諦。

由於五濁熾盛,新型的疾病出現,病徵也改變了,醫生很難認知新的疾病,也不知道如何治療。這些徵相正如蓮花生大師一千多年前,所預言的一樣。

因為眾生的心更墮落,一切也都更加墮落。食物和藥物的力量減退,甚至咒語的力量也削弱了。所以現在修本尊法,都必須比以前持更多的咒。不過,基於藥師諸佛往昔許諾的力量,實際上藥師咒在濁世反而更有威力。這是很有必要持誦藥師咒的理由之一。

藥師諸佛往昔曾經許諾,濁世眾生所發的願,必定要成功。每一尊藥師佛都發過許多願,要紓解決眾生的種種困境。大家可以從藥師佛廣軌和中軌的法本中,了解藥師諸佛的廣大願。

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中,本師釋迦牟尼佛問侍者:「阿難,你相信我所說明的藥師佛功德嗎?」阿難回答:「佛陀,我毫不懷疑您所說的法。」佛接著問阿難,為什麼相信佛語?阿難回答:「佛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佛的遍智心能夠直觀一切所知──包括一一有情的心識程度和他們的業。因此,我毫不懷疑佛所說的話。」佛接著開示:「阿難,眾生甚至只要聽到藥師佛的聖號或咒語,便不會墮惡趣。」所以,如果天天持誦藥師佛的名號或咒語,保證永遠不會墮惡趣。

向藥師佛祈請,威力強大,感應迅速──不限於療癒,其它的事行也一樣。因此,我們務必天天向藥師佛祈請,不僅限於療癒疾病,也為了成辦我們的修行和其它的事行。由於藥師諸佛的悲心和饒益有情的利他心力量使然,只要我們禪修藥師佛、持咒,並向藥師佛求助,必定會成功。藥師諸佛為眾生──特別是濁世有情發了許多願,而且承諾要實現我們的祈願。因此,我們向藥師諸佛祈請,會迅速地達成一切願望。藥師諸佛能夠帶給我們的究竟利益是成就佛果。

藥師七佛具有強大的威力,不僅限於療癒疾病,也能夠淨化生者和亡者的業障。如果能夠本著菩提心,在臨終者或動物耳邊,持誦藥師佛的聖號和咒語,最好不過了,因為那將使他們不墮惡趣。如果亡者已經聽不見了,可以持藥師佛咒,然後直接在他們身上吹氣或者先在滑石粉、香水上吹氣,然後把粉末、香水塗抹在他們身上。

修藥師法甚至能夠淨化亡者,把他們從苦難中救脫出來。持藥師佛的咒語,然後在所吃的肉上面,或死屍、死者的骨頭上面吹氣,都很有利益,可以淨除亡者的業障,使他們得以往生淨土或上界。如果你是肉食者,應當利益你所吃的被宰殺的動物。在吃肉之前,應當持誦這個強力的淨障咒,而且猛力地迴向,使那些動物即刻脫離惡趣,往生淨土或上界,永不再墮惡趣。

即使動物或人已經死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心識還在惡趣,如果持誦藥師佛咒之後,在他們的骨頭上吹氣,照樣可以把心識遷移到淨土或上界。持誦藥師佛咒語之後,也可以吹氣在水上、沙上或滑石粉上,再灑在死亡的動物或人的骨頭或皮膚上。這麼做至少可以縮短亡者在惡趣受苦的時間。

修藥師法對於臨終者或亡者都十分有益。對於病重者,往往修廣軌的藥師法,其中涵蓋每一尊藥師佛所發的願。這個修法往往是決定那人存亡的關鍵。他們可能馬上康復,或者在一、兩天之內懷著平和的心往生,不必長久地活著受苦。修藥師法不但對重病的人很有效,還會帶來事業、修行或者其它事行的成功。

藥師佛的禪修和修法也經常被用來幫助長期昏迷的人。當然,復原是緣起法──觀待於那人的惡業多麼重大。如果惡業不是太重,甚至在修藥師法不久之後,病人就復原了。如果惡業重大,可能需要修好多次:十次、二十次、三十次甚至四十次。如果障礙重大,除非下很大的功夫去修法、禪修,否則病人不會復原。

袞卻格西曾經告訴我,有一次他把一張藥師佛的相片,送給一位在台灣的長期昏迷病人,那人的朋友是格西的弟子。我猜想,格西也為那人修了廣軌的藥師法。那張藥師佛相片在病人床邊放了一個晚上,隔天病人就從長期昏迷中醒過來了。

‧加持藥物

持誦藥師佛咒也能夠增強藥物的力量──不管那藥物是供自己或別人服用。

1.把藥放在自己面前的碗裡面,觀想碗的上面有一個月輪。

2.月輪上豎立著藍色的唵字,周圍順時針方向繞著藥師佛咒:唵貝堪則 貝堪則 麻哈 貝堪則 饒札 薩幕葛得 梭哈。

3.一面持咒,一面觀想甘露從所有的咒字流下來,融入藥物中。

4.之後,咒字及月輪融入藥物中,使得藥物的力量變得非常強大,足以治好一切疾病和魑魅傷害,以及其肇因──惡業和煩惱。如果你是在治療癌症病人,想像藥物具有把癌症治好的特殊力量。你越有信心,持誦越多的咒,藥物的力量便越強大。

藏醫在做好藥物之後,往往會禪修藥師佛並持藥師咒加持藥物,之後藥物會更有效。因為除了藥物中所含的一切成分本身的力量之外,還添加了修法的力量,有助於淨化內心,並使病人迅速康復。

‧藥師咒的意義

文殊在藥師八佛(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及藥師七佛)面前祈請:「正如您們往昔所承諾的,請賜予一個特殊的咒語,迅速地為濁世的有情帶來成功。濁世的有情福德寡薄,而且淹沒在眾苦之中,包括疾病和魑魅傷害。但願這些有情都將能夠見到一切諸佛,而且達成他們所有的願望。」於是藥師八佛應文殊的祈請,異口同聲地賜予藥師咒。

如果每日持誦藥師咒,一切諸佛菩薩將會留意我們,就像母親留意鍾愛的孩子一樣,而且會一直引導我們。還有,總攝一切諸佛大威勢力的金剛手菩薩、四大天王和其他護法,也會一直保護並引導我們。我們的一切惡業都會淨除,迅速地息除疾病及魑魅傷害。此外,還會帶來成功;使我們事事如意。

在藥師佛咒語當中的:「貝堪則」意為「息苦」;「麻哈 貝堪則」意為「大息苦」。

藥師咒實際上涵蓋整個道次第的對治法──從開始直到圓滿佛果的無上安樂。第一個「貝堪則」涵蓋下士共道;第二個「貝堪則」涵蓋中士共道;「麻哈貝堪則」涵蓋上士道。

持藥師咒會在內心留下習氣,使我們得以實證咒語所蘊含的整個菩提道。它在我們內心建立整個道的加持;之後,我們便能夠生起整個菩提道──正如「貝堪則貝堪則 麻哈 貝堪則」所象徵的意義。

咒首「唵」是由「阿」、「歐」、「麻」三個音組成的,象徵藥師佛徹底清淨的聖身、聖語及聖心。實証整個菩提道,我們不淨的身語意即得以淨化,並轉化成藥師佛的聖身、聖語、聖意。

之後,我們便能夠成為有情圓滿的導師,具有遍智心,可以直接、無誤、毫不費力地見到每一位有情的心識程度,以及所有契合他們的善巧方便,以便帶領他們由(來世)安樂邁向(解脫)安樂,達到圓滿佛果的無上安樂。

我們也會具有圓滿的威勢力,示現各種不同的形相,契合一一有情的根機,而且開示必要的善巧方便引導他們──不管是提供物質上的協助、教育或佛法。每當有情往昔的某個善業習氣成熟時,連一秒鐘都不延遲,立刻能夠開示各種不同的善巧方便,引導那位有情成就佛果。

 釋妙喜/恭譯(本文摘自:【究竟康復的療法】)

6.灌頂後的忠告

文/克主林仁波切尊者

如果,在接受灌頂之後,你好好修持,可以變成金剛持。這意思是說,你應該圓滿地持守根本及支分的密乘戒和各種三昧耶(誓言)。你應該了解飲食、盔甲、睡眠等等三昧耶,並好好學習三種戒的細節。你們的佛法中心都有常駐師長,可以跟他們學習這一切。
實修為要

接受灌頂的目的不是要把自己送入惡趣,而是要引導你自己成就金剛持的果位。這就是你接受灌頂後該做的事;它們是用來修持的,不要只是蒐集。例如,你剛剛接受了大威德金剛灌頂。這本身就是你必需去修持的;灌頂的內涵就是大威德金剛法門。誓言和三昧耶,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全在裡面。除非你目不識丁,否則應該每日修持儀軌。如果你無法修長軌,至少要修喇嘛多傑羌(克主杰帕繃喀仁波切)所著的短軌,內容只有少許幾頁。

你每天都要做自生儀軌及六時瑜伽,因為它包含了你在灌頂時許諾的全部日課。

你們在這裡的人全都極其幸運。你們從西方來此參加佛法節的人,已經從最珍貴的喇嘛們,尤其是達賴喇嘛尊者,接受到最高深的教法。談到幸運,沒有比這更幸運的了!

然而,每個人都必需好好修持。光是想著「現在,我已經接受到這些教授。」然後就擺在一邊,這沒有利益。如果你接受到一些物質,像錢,在存款簿裡記上一筆或許就夠了,但灌頂所牽涉到的,就不光是計算你接受過的灌頂次數,那沒用,你必需去修持。

‧把握發展佛法中心的機會

過去在西方,值遇上師和聽聞佛法曾是不可能的事。就佛法的觀點,那裡是蠻荒之地,佛法弘揚的邊地。但現在西方有許多不同的佛法中心,尤其是透過圖敦耶喜喇嘛和圖敦梭巴仁波切無與倫比的事業,這許多中心致力於保存和弘揚宗喀巴大師教法。因此,你們承擔起這偉大的責任,參與法務及行政事物在世界各地建立這些中心,以這種方式承事教法非常之好。雖然到目前為止你們已經做得非常好,每年都有進展,你們依然必需繼續做必要的努力以求未來的發展。佛法以這種方式流佈,越來越多西方人可以聽聞佛法,成為極其幸運的人。

要確保你們所建立的中心繼續進步,有兩方面的事業必需同時發展:佛法的面向及管理的面向。為了在中心發展適合學習和修行的環境,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應該負起適當的責任,並與中心裡的每個人和睦共處。在此基礎之上,所有的學生都必需盡最大的努力使中心在各方面盡可能地發展。這就好像有句西藏俗諺說,當你擁有非常美味的食物時,你會大咬一口並好好咀嚼一番,獲取它所有的美味,我希望你們了解它的意思。如果你到了一個金幣任你拿的地方,你會在身上塞滿金幣,塞滿每個口袋和孔竅!把握住任何發展佛法中心的機會。

在發展法務方面,你們大多數的中心好像都已請到常駐師長,所以加倍努力好好學習極為重要。但不要把你所學的只當作知識,應該用它們來調伏你的心並消除煩惱。你的瞭解應該與你的心合而為一。如菩提道次第教法中所說:瞭解所聽聞的教法,目的是要讓你能依據自己的能力來實修。

‧以法轉心

在聽聞並瞭解了一些教法之後──例如,暇滿人身、出離心、菩提心──你必需去修持;這是教授的目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依據個別的能力或心的層次來修持。

我們學了又學,學了又學,但如果我們不將已經徹底瞭解的教法融入內心,內心將有佛法飢荒,我們會因缺乏佛法而受苦。情況會變成這樣:你生活在佛法中心裡,修學佛法,卻缺乏佛法。因此,不要像這樣。運用所學的佛法來改變你的心,使心不同於以往。這是佛法的目的,如果你用它來改變自心,就不會在佛法方面感到貧乏。正如德吳根仁波切說的:「那些通曉轉鐵成金之秘訣的人,藉由煉金術,將永不會再經歷到物質的貧乏。」如果你能把老舊的鐵塊轉成黃金,怎麼可能變窮?同樣的,如果你知道如何以法轉心,將永不會受佛法飢饉之苦。這是最需要耽憂的事。

‧厭離輪迴

因為我們尚未改變自心,我們造惡業並積聚許多不善的習氣,使我們流轉於輪迴之中。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的心尚未改變、尚未調伏?如果我們不斷關心今生的安適──食物、衣服、名聲──我們就尚未調伏自心。我們應該如何改變這種心態?藉由思惟諸如八閒暇十圓滿及獲得暇滿人身是多麼有用、難得,和念死無常等主題,藉此我們應該能夠改變自心。此外,如果我們尋求輪迴之樂,例如天界的樂,我們的心就仍未調伏。我們應該思惟整個輪迴的體性是苦,並產生強烈的厭惡感,以作為對治。其次,像「如果我不再留在輪迴中該有多好!」這樣的念頭,只關心自己卻捨棄了其他眾生的安樂,這通常不被認為是不調伏的心,但從大乘的觀點來看,卻是不調伏的心。其對治法是培養慈悲的菩提心和平等捨。

我們應該使自己習慣於一切有情──朋友、敵人、陌生人──全都平等這樣的事實:他們全都想要安樂,連最微細的苦都不想要,連在夢中都是如此。既然我們自己和別人都是這樣,完全平等,我們應該為一切有情的利益而努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的物品都來自其他有情:我們的暇滿人身,其八閒暇十圓滿,我們值遇聖法並有能力修持它,我們的飲食、衣物……一切。因此,我們當然應該為他們的利益而努力。

‧菩提道次第是基礎

為了能夠承事有情,我們必需以菩提心和轉念訓練自心。這以透過修習和思惟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以調伏自心開始。這是最重要的事,而且是修持整個成佛之道的基礎。雖然修持密乘很重要,而且是成就金剛持果位無與倫比的方法,它完全仰賴於菩提道次第。就像西藏精緻的起司粉和奶油,人說它仰賴於奶油的慈愛,沒有奶油,它就只是一堆乾起司,同樣的,高深的密乘有賴於經部及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慈愛,三士道的道次第。沒有經歷過這些就試著去修密乘生起和圓滿次第的人,就像小孩逛大廟:什麼也不會發生。

你應該徹底學習菩提道次第,在這基礎之上試著改變自心。這是重點。如果你接著修密集金剛、勝樂金剛或大威德金剛密續,你的努力將是無與倫比的,而且你將成就金剛持果位。請將這忠告謹記於心。

此外,你們每個人都應負起弘法的責任,從而,如同旭日升起般,照亮世間的黑暗。你們已經這麼做了,請繼續這樣做下去。我們都應該為這方面的成就而祈願。

(開示於大威德金剛灌頂結行時,一九八二年四月廿四日,達蘭沙拉,無上正覺體驗節。一九八二年六月於達蘭沙拉由圖敦梭巴仁波切翻譯並加以闡明。引述自《1982年一至六月印度菩提迦耶及達蘭沙拉首屆無上正覺體驗節報導》。)

7.皈依的力量

有三位中國的優婆塞 ( 修持五戒的佛教徒 ) 自從買了飛機票之後, 卻一直面對即將的飛行心裏感到很不安。於是他們便先到中國的觀音聖地普陀祈願。 ( 經文稱此地奇特並很原始,有別於逰客常去的五臺山,寺廟據說很古老了。)向觀音菩薩虔誠的祈求之後,他們的心裏不再感到不安。

1990年10月2日,他們搭上了飛機,但飛行途中卻傳來飛機受損的消息,這三位優婆塞於是全心全意不斷的向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祈求。經過一段時間,由於飛機的油料即將用罄,飛機只好緊急降落在位於中國廣東省的白雲機場。由於飛機快速迫降導致意外的發生,就在三位優婆塞身後六呎處,飛機斷裂成兩截。當他們設法逃到飛機外面之後,機身立刻爆炸成熊熊火燄。

飛機上的100名乘客,除了10名四肢不全受重傷的乘客外,其餘的都全數罹難了。意外過後檢查機身時,眾人發現幾乎飛機上所有的物品都被燒成灰燼,只有優婆塞們所帶的三本佛經毫無受損,當天在場的人無不佛法殊勝,不可思議的力量感到驚訝。 

8.藥師如來法門

弘一大師講述

今天所講,就是探契時機的藥師如來法門。我近年來,與人談及藥師法門時,所偏注重的有幾樣意思,今且舉出,略說一下。

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今所舉出的幾樣,殊不足以包括藥師法門的全體,亦只說是法門之一斑了。

一、維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其意義高深,常人每難了解。若藥師法門,不但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亦特別注重。如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福壽康甯,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為饒益」等,皆屬於此類。就此可見佛法亦能資助家庭社會的生活,與維持國家世界的安寧,使人類在這現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謂佛法是消極的,厭世的,無益於人類生活的,聞以上所說藥師法門亦能維持世法,當不至於對於佛法再生種種誤解了。

二、輔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為根本,所以佛經說:「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為難,持戒不犯更為難。今若能依照藥師法門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圓滿的戒。假使於所受之戒有毀犯時,但能至心誠懇持念藥師佛號并禮敬供養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還得清淨,不至再墮落在三惡道中。

三、決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淨土宗最為興盛。現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甚多。但修淨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藥師法門,亦有資助決定生西的利益。依《藥師經》說:「若有眾生能受持八關齋戒,又能聽見藥師佛名,於其臨命終時,有八位大菩薩來接引往西方極樂世界眾寶蓮花之中。」依此看來,藥師雖是東方的佛,而也可以資助往西方,能使吾人獲得決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淨土宗的,倘能於現在環境的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罣礙,則固至善。但是切實能夠如此的,千萬人中也難得一二。因為我們是處於凡夫的地位,在這塵世之時,對於身體衣食住處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災人禍,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顧慮,倘使身體多病,衣食住處等困難,又或常常遇著天災人禍的危難,皆足為用功辦道的障礙。若欲免除此等障礙,必須兼修藥師法門以為之資助,即可得到《藥師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等種種利益。

四、速得成佛

《藥師經》,決非專說世間法的。因藥師法門,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門。所以經中屢云:「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得圓滿」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兩種願心。《藥師經》云:「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就是這個意思。前兩句從反面轉說,「無垢濁心」就是智心,「無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說:「捨」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餘屬悲心。悲智為因,菩提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藥師法門者,對於以上幾句經文,尤宜特別注意,盡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僅僅注意在資養現實人生的事,則惟獲人天福報,與夫出世間之佛法了無關係。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圓滿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們修此藥師法門的,應該把以上幾句經文特別注意,依此發起「悲智」的弘願。假使如此,則能以出世的精神來做世間的事業,也能得上品圓滿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將來速得成佛可無容疑了。

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上所述者,不過是我常對人講的幾樣意思。將來暇時,尚擬依據全部經義,編輯較完備的藥師法門著作,以備諸君參考。

最後,再就持念藥師佛名的方法,略說一下。念佛名時,應依經文,念曰『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不可念「消災延壽藥師佛」。

藥師如來法門略錄

‧藥師法門依據《藥師經》而建立。此土所譯《藥師經》有四種:

(一)《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脫經》一卷,即《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二,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又相傳有劉宋慧簡譯《藥師琉璃光經》一卷今已佚失,或云即是東晉所譯之《灌頂經》。

(二)《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達摩笈多譯。

(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唐玄奘譯。此即現今流通本所據之譯本。現今流通本與原譯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兩段,一為依東晉譯本補入之八大菩薩名,二為依唐義淨譯本補入神咒及前後文二十餘行。

(四)《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唐義淨譯。前數譯惟述藥師佛,此譯復增六佛故云《七佛本願功德經》,以外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眾所讀誦者為此本。

‧修持之法具如經文所載,今且舉四種如下:

(一)持名,經中屢云聞名持名因其法最為簡易其所獲之益亦最為廣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災延壽藥師佛』似未盡善,佛名惟舉「藥師」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舉「消災延壽」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須依據經文而曰『藥師琉璃光如來』斯為最妥善矣。

(二)供養,如香華旛燈等。

(三)誦經,及演說開示書寫等。

(四)持咒。

‧所獲利益廣如經文所載,今且舉十種如下:

(一)速得成佛,經中屢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人大乘。

(三)能得種種戒,又犯戒者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四)得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

(五)得無盡,所受用物無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盜賊刑戮諸災難等悉免。

(七)轉女成男。

(八)產時無苦,生子聰明少病。

(九)命終後隨其所願往生:

1、人中,得大富貴。     
2、天上,不復更生諸惡趣。
3、西方極樂世界,有八大菩薩接引。 
 4、東方淨琉璃世界。

(十)在惡趣中暫聞佛名即生人道修諸善行速證菩提。
靈感事蹟甚多如舊錄所載,今且舉近事一則如下:
泉州承天寺覺圓法師,於未出家時體弱多病,既出家後兩年之內病苦纏綿諸事不順。後得聞藥師如來法門,遂專心誦經持名懺悔,精勤不懈,迄至於今,身體康健,諸事順利。法師近擬編輯藥師聖典彙集,凡經文疏釋及儀軌等,悉蒐集之,刊版流布,以報佛恩焉。

‧跋

曩余在清塵堂講藥師如來法門,後由諸善友印施講錄,其時經他人輾轉鈔寫,頗有訛誤。玆由覺圓法師捐資再版印行,請余校正原稿,廣為流布。法師出家以來,於藥師法門最為信仰,近擬於泉州興建大藥師寺,其願力廣大,尤足令人讚歎云。
沙門一音

9認識菩薩戒

經續月刊編輯室/彙輯

宗喀巴大師造《菩提正道菩薩戒論》(簡稱《戒論》),解釋聖無著菩薩撰著的《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戒波羅蜜品》(簡稱《戒品》),很值得已受或將受菩薩戒者參照奉行。

‧為什麼要持戒

宗大師說:「菩薩行者,應如聖教,最先發起勝菩提心。此為菩薩諸行之所依。次受菩薩淨戒,學菩薩學。菩薩行者若或不能學菩薩學,於任何時,不能趣得無上菩提。是故持戒,乃為三世菩薩行處唯一要道。」

又說:「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如是三戒,能攝一切菩薩所持之戒。」「然諸菩薩,唯二所作。謂自成熟,與成熟他。由自成熟,遠離惡作,攝集善行,乃有律儀、善法二種淨戒;由成熟他,應持饒益有情之戒。」「遠離戒者,共諸聲聞。後二戒以之為因故。行則不共故。行不共者,謂自未得度而能度他,無有是處。經云:『自未寂靜,不能靜他。』故先未有攝善法戒,不能成就饒益有情。故次第決定。」

‧如何善護律儀戒

云何菩薩住律儀戒、住攝善法戒、住饒益有情戒、善護律儀戒、善修攝善法戒、善行一切種饒益有情戒?此有十支:

一、 不顧過去諸欲
謂諸菩薩住別解脫律儀戒時,捨轉輪王而出家已,不顧王位,如棄草穢。如有貧庶為活命故,棄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顧劣欲。不如菩薩清淨意樂,捨輪王位而出家已,不顧一切人中最勝轉輪王位。

二、不樂未來諸欲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於未來世天魔王宮所有妙欲,不生喜樂。亦不願求彼諸妙欲,修行梵行。於彼妙欲,尚如實觀猶如趣入廣大種種恐畏稠林,況餘諸欲!

三、 不耽現在諸欲
又諸菩薩既出家已,於現在世尊貴有情種種上妙利養恭敬,正慧審觀尚如變吐曾不味著。何況於餘卑賤有情,所有下劣利養恭敬!

四、 樂遠離處
又諸菩薩常樂遠離。若獨靜處,若在眾中,於一切時,心專遠離,寂靜而住。不唯於是尸羅律儀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無量菩薩等持,為欲引發證得自在。

五、 言論尋思悉皆清淨
又諸菩薩雖處雜眾,而不樂為乃至少分不正言論。居遠離處,不起少分諸惡尋思。或時失念暫爾現行,尋便發起猛利悔愧,深見其過。數數悔愧深見過故,雖復暫起不正言論諸惡尋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於彼獲得無復作心。由此因緣,則能拘檢。習拘檢故,漸能如昔於彼現行深生喜樂,於今安住彼不現行喜樂亦爾。又能違逆令不現起。

六、 不自輕蔑
又諸菩薩,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及聞已入大地菩薩廣大無量不可思議長時最極難行學處,心無驚懼,亦不怯劣。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漸次修學,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廣大無量不可思議淨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我亦是人,漸次修學,決定無疑,當得如彼淨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

七、 柔和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常察己過,不伺他非。普於一切凶暴犯戒諸有情所,無損害心,無瞋恚心。菩薩於彼,由懷上品法大悲故,現前發起深憐愍心,欲饒益心。

八、 堪忍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雖復遭他手足塊石刀杖等觸之所加害,於彼尚無少恚恨心。況當於彼欲出惡言,欲行加害!況復發言毀辱訶責,以少苦觸作不饒益!

九、 不放逸行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謂諸菩薩,於菩薩學正修學時,若於過去已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前際俱行不放逸行。若於未來當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後際俱行不放逸行。若於現在正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中際俱行不放逸行。若諸菩薩先於後時當所違犯,發起猛利自誓欲樂,謂我定當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無所犯,是名菩薩先時所作不放逸行。若諸菩薩,即以如是先時所作不放逸行為所依止,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毀犯,是名菩薩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十、 軌則淨命並皆具足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覆藏自善,發露己惡,少欲喜足,堪忍眾苦,性無憂慼,不掉不躁,威儀寂靜,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菩薩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儀戒,善護律儀戒。謂不顧戀過去諸欲、又不希求未來諸欲、又不耽著現在諸欲、又樂遠離不生喜足、又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又能於己不輕懱、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軌則淨命。

‧如何善護攝善法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此復云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於諸妙說,施以善哉。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於身語意,住不放逸。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如法悔除。

《戒論》解釋,此復有八:

一、 生起三慧
謂菩薩依止安住律儀淨戒,應除散亂,聽取經法,尋求聞慧。積聞資糧,覺起思慧。次修止觀,即入修慧。復應於樂獨處,精勤修學。身離憒鬧。心離不善、諸惡尋思。《戒二十頌難釋》於此亦云:「當樂獨處。」此中修止,是為定學。其聞思慧,及修觀者,是為慧學。由戒學處,生起二故。

二、 積集福田資糧
若見尊長,應離憍慢,悅豫歡慶,讚言善來,問訊禮拜,侍立獻座。若於座中,即從座起,恭敬起立;或疾起立。見至面前,合掌敬禮。或供給使,恭敬承事。又於病者,悲憫殷重瞻侍供給。如是總有三田:謂恩者、尊長、疾苦,三種福田。初是父母,次是師長,後是病人。以是出家、在家二眾菩薩,生起福德之處,故名為田。

三、 隨喜功德與有德者
於演正法、讚歎三寶、諸妙說等,施以善哉。於彼具足聞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於諸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發言隨喜。又善知他是應供處,心生歡悅,遠離嫉妒。雖非自作,所獲功德,與自作等。又復隨喜於他善業,視如己作,深生歡悅。

四、 安忍
他來損惱,方便思擇,視作夙業。起悲憫心,不懷瞋忿,亦不還報。

五、 迴向發願
謂令所作不壞失故,生起廣大諸福德故,應以三門已作今作種種善業,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又為成熟無量功德,於時時中,如《十地經》,或如《行願品》所說,發起十種大願。

六、 供養三寶
於三寶前,以一切種財物、行持二分供事,而作上妙廣大供養。

七、 住不放逸
恆常勇猛精進,修習六波羅蜜一切善品。

八、 修習資糧道中諸善
於諸學處,正念正知,身語正行而遍防守。又密護根門,不令隨逐諸可意境、不可意境,生起貪瞋。為護根故,應當護心。又或過飽,或過饑者,即便不能精勤修習。故當如量,不有二過。調適其身,於食知足。復以夜中,分作三分。中夜睡眠,初夜後夜,及與永晝,或勤讀誦,或修瑜伽。又復親近修善捨惡諸勝善友,依止授法諸善知識。更以自心,作自知識。於自愆犯,深諦觀察。審知現後所有過失,善能對治,悉使消除。其已犯者,若有勝緣,遇佛菩薩,即當向彼啟白懺露,如法悔除。若不會遇,當於十方諸佛菩薩像前,或同法者所,啟白懺露,如法悔除。

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菩薩若能安住攝善法戒,勤加對治諸違逆品,如實了知善處勝利,即能速疾攝集諸善。

‧饒益有情戒十一戒相

饒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

一、 於應助伴而作饒益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

二、 於昧理者為作饒益
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

三、 於有恩所為作饒益
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

四、 於諸怖害能為救護
諸菩薩於墮種種獅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

五、 於他憂惱令其開解
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

六、 於缺資具為作饒益
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

七、 於求依止為作饒益
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

八、 隨有情心為作饒益
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九、 於正行者為作饒益
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又於信、戒、聞、捨、慧等功德具足者前,稱揚讚歎,令其歡喜。

十、 於倒行者為作饒益
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十一、 為欲饒益諸有情故以神通力而作調伏
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戒品》)

《戒論》解釋:謂於應助伴者、於愚癡者、於有恩者、遭佈畏者、於憂苦者、乏資具者、求依止者、於應隨順於他意者、應正入者、應逆轉者、應以神通調伏之者,如其所應,為作義利。《發菩提心儀軌》云:「初發心者,以律儀戒為根本故,是名願行。勝解行者,以攝善法戒為根本故,名靜慮行。入大地者,以饒益有情戒為根本故,名歡喜行。」如是雖有先後三種根本戒行,然受戒時,即應勤修饒益有情。惟未具足神通力者,未能真實廣作饒益。是故上師無著,分別饒益有情境,宣說饒益有情方便,明顯切要,當善了知。應依彼彼而作饒益。是名菩薩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戒為無量大功德藏

《菩薩地》中說:「菩薩所有三種戒藏,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攝戒藏,攝受無量淨戒學處。亦名無量大功德藏。」依此無量菩薩戒藏正勤修習有兩種勝利。一者究竟勝利:圓滿菩薩淨戒波羅密多,能生究竟大菩提果。二者現法勝利:依此無量菩薩戒藏正勤修習,常能獲得五種勝利。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護念。二者將捨命時住大歡喜。三者身壞已後,在在所生,常與淨戒若等菩薩眾為其同分,為同法侶,為善知識。四者成就無量大功德藏,能滿淨戒波羅密多。五者現法後法,常得成就自性淨戒,戒成其性。

如是三種菩薩淨戒,以要言之,能為菩薩三所作事。謂律儀戒,能安住其心。攝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饒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如是總攝一切菩薩所應作事。

(摘自宗喀巴大師/造,湯薌銘居士/譯,佛教出版社出版的《菩提正道菩薩戒論》)

10.身心疾病可能是非人所致

如果我們太吹毛求疵,就會變得疑神疑鬼。重點是不要對這些因素無知。皈依是保護。受了皈依之後,我們就完全受到保護。

文/曼達拉雜誌訪問巴西籍的瑟鉅仁波切談他治療非人干擾個案的經驗

依據佛教的觀點,輪迴有地獄、餓鬼非人、畜生、人、阿修羅及天道。非人是陷於無身相狀態的惡趣有情。

我們現為人類,但還有其他的有情,因為我們與他們的業緣,而與我們很接近。依自然環境中的元素,某種非人喜愛某種地方。有些是食味鬼,有些食血或肉,依其邪惡度而定。

非人有善有惡。被調伏的非人大多是善的,並以守護者、幫助者的身份行善。護法像老師募集學生般招募他們,調伏他們,並幫助這些有情進化,從他們目前存在的方式,改善到人身的較好情況。

問:如何分辨疾病是否非人所致?

答: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並不容易。西藏醫學非常複雜、廣大。可分為三部份:人體醫學,也就是一般的醫學,佛法醫學及密續醫學。那些透過把脈、初診和問診來辨症的醫師,通常不只是醫師,也是喇嘛、有證量的瑜伽士,那有助於作出正確的診斷。透過醫師喇嘛的證量,他們能做到這一點。藉由訓練,和他們自己的修持,他們能做這一點。他們可以帶來其他有助於診斷的工具,例如占卜、護法附身者,和其他許多種工具。

問:醫生喇嘛能否開這三種醫學層次的處方?

答:可以,如果他有很好的成就,受過更進階的儀軌訓練。他要精通生起壇城、迎請本尊幫助病患的法會和密續法門。如果他們沒有這種技能,醫生會作出診斷,然後將病人轉診給喇嘛,喇嘛會做出診斷,並舉辦適當的法會等等。

問:你的病人中,是否常有非人傷害的情形?

答:非常普遍。我們有那麼多環境引起的疾病,也有那麼多的干擾。自然界的元素也會產生干擾。這些並不是非人的傷害,而是干擾我們的四大,並且可能傷害到心的外在因素導致的。

連輕微的疾病也可能是非人干擾所致。他們干擾風能量,也就是「攏(lung) 」。能量變得沉濁,然後心陷入某種行為模式。我們已多生多世被這些非人糾纏。然而,有時並不是一個接一個的襲擊。如果你不做好保護,外頭有些心念相似的其他有情。這些非人變得貪婪,所以傷害自己,無法解脫。他們的處境比我們糟得多。有些非人視人身為能量的來源,行徑就像吸血鬼般。他們必需拚了命地吸取能量。他們傷害自己也傷害我們,對彼此造惡業。

問:我們如何分辨非人和迷信?

答:這不重要。如果我們太吹毛求疵,就會變得疑神疑鬼。重點是不要對這些因素無知。皈依是保護。受了皈依之後,我們就完全受到保護。佛陀和覺悟者會保護我們,因為我們修持儀軌,有了解成佛之道的知識,能夠將不利的因緣改變為有利的。

我們越了解佛法,越能累積功德以轉變因緣,以免那麼容易受到攻擊。受持皈依極為重要。

問:所以非人是餓鬼嗎?

答:可能是餓鬼、地獄道眾生或畜生。非人有微細的層次。例如,龍(naga)是水蛇或蛇。他們能導致癌症、皮膚病及痲瘋病,因為他們與地大、空大之間有關連。地大影響到皮膚。非人有八大類。各類又有支分。這種分類是奠基於四大的比例。如果我們能分辨是何種元素被影響,就能分辨是何種非人,而使患者更強壯,不再那麼容易感應到非人的傷害。

其次,我們透過修法試著讓非人受到護法(能關照到非人的進化)的指引來保護患者。藉由去除身心的傷害,患者本身也能積聚功德。許多人認為當我們修法時,目的是要殺掉非人。你不能那麼做。如果你那麼做,就破了殺戒,因為非人仍是有情。你必需擁有悲心,並對那些非人生起慈愛心,願他們有一天會成佛。

昨晚我接獲消息說某人在摩洛哥一場車禍中喪生。早上有人帶來亡者的照片,我說:「這人是被外在因素所殺。牽涉到一些非人。」有人打電話來告訴我說兩年前我曾見過這個人。我查了一下檔案夾,看到她是來探求靈顯(vision quest),並在處理一些她認為不當的力量。我告訴她,「要小心。妳身處險境。」我開出了處方,但那人並沒有來拿。然後,事情又發生了。許多人愛玩薩滿教 (Shamanism)、探求靈顯和極新時代的事物,但那真的很危險,因為可能致死,並在你的進化歷程中製造非常強大的障礙。

也並非許多人所說的那樣,一切都只歸咎於非人。那只是你內在失衡加上某種行為模式,以及你的心態。非人可能變成一種藉口。

問:有時我們聽說,當我們到森林裡去,忍不住要小便時,可能會干擾到龍族。有任何保護法嗎?

答:只要注意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有其他層次的事實交互影響著。當你到別人家去時,你會敲門,然後說,「嗨,你好嗎?我可以進來嗎?」是不是?然後你說:「我們可以用洗手間嗎?」。當你到森林裡去時,你可以說,「嗨,我可以進到森林裡來嗎?拜託,非人,我寧靜的進來。來到你家。我只希望大家歡喜。」那他們會歡迎你。

要避免侵犯到他們那幾道,這種態度很重要。當喇嘛舉辦灌頂時,首先要做的事之一是供養當地的非人,並說:「請歡迎我。首先我供養地基主。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寧靜地修學佛法。你們可以參加,如果不想參加者,請離開。」因此,只要保持覺知,並以同樣的方式享受大自然。如果你去了卻不知道怎麼處理,那麼將會製造問題。在像印度、尼泊爾和巴西等地,人們獻許多供養給大自然,在此卻不常見。你不應該獻供養之處大小便。在印度,他們會試著在同樣的地方獻供養。既然有例可循,你就把供品放在那些地方,不要四處放。

當你在一座城裡走來走去,就不需要獻供養。你應該持簡短的祈願文及真言以增廣供品。其次,清淨環境。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撒米。非人會享用它並感到歡喜。

問:假設你以良善的動機到森林裡去,你是否仍會傷害到非人?

答:你必需了解動機是行為的心裡因素,行為是業。即使行為是有益的,也有可能會留下不善的習氣。我們怎麼知道?透過智慧。良善的動機並不足夠。你也必需要有智慧。要謙恭並如理修持。換言之,思惟:「我願一切有情俱足樂及樂因。我願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願一切有情,永不與上師分離。願一切有情有支持的團體並供養三寶。」這會生起正面的力量以利益環境。這比你做些什麼事製造出被害妄想症來得自然多了。

在西藏醫學中,運用內在能量很重要。我們發展出一套系統以運用它們。我們全部都學:解剖學、生理學、非人、星相、密續。行星和自然元素告訴我們何時修某些法是否合宜。認識患者之後,我們可以分辨哪種修法最適切。我們必需推測這一點。

11.非人干擾是過去世殺業的果報

大多數的精神疾病並不是由於非人或妖精佔有所造成的,而多半是由於心中的命氣失衡所致。

文/曼達拉雜誌專訪唐登醫師

問:唐登醫師,非人如何使人生病?

答:一般而言,這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有各種非人,也可能是龍族──同一類──用他們的心念傷害你。非人引導邪惡的心念至身體,那就足以製造疾病。

龍族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像草叢,有時在森林或其他地方的樹叢中。尤其是在森林峽谷或草叢中,如果有人到此並污染了草叢或砍伐龍族棲身的樹木,他們就會傷害你。但是,在這種例子當中,實際上決定於喇嘛──在此我並非暗示我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喇嘛──這依喇嘛如何作占卜,以真正找出這是何種非人干擾,確認它。這主要取決於喇嘛,決定該修何種法等等,以抵擋這種干擾。

因此,如果是由喇嘛來診斷或判定是何種非人干擾影響到這個人,喇嘛就會這樣做占卜。如果是醫生,醫生進行的方式是做一種特別的尿液診斷,這有別於一般牽涉到各種體液失衡的疾病之診斷。透過分析尿液,醫生能夠分別牽涉到何種非人干擾,這將顯示出需要採用何種療方。

在《透過平衡而來的健康》中有些參考資料,正是尿液的類型,而你必需能夠分析。

問:唐登醫師,非人如何使人發狂?

答:有各種不同類型的非人。這是一種特定類型的非人,「精神病製造者」,他們在心智上影響人的方法是透過一種佔有,非人的心有點和病人的心融合在一起。發生了這種佔有的時候,受到影響的人,就是俗話說的舉止瘋狂。

問:但他們自己的心並不瘋狂,那是非人的心?

答:那個人的心被影響,而不只是行為。那人的心受影響,因為它以某種方式與非人邪惡的心溶合或混合在一起,如此一來,那人的心將不得安寧,總是焦燥不安,總是被干擾,然後就顯現為瘋狂的行為。

問:假設當一個人被非人佔有並傷害他人時,他們是否造了惡業,或者只有非人造了惡業?

答:並非因為此人受到(無論何種)非人的干擾,就完全脫離一切惡業的情形。你可以說非人干擾本身就是此人前世的惡業之果報,也就是殺業。而且因為當他們容易受到非人干擾的時候也有習慣殺生的傾向,這循環就繼續下去。以業果來說,他們無法免於果報。

第二種非人稱為「遺忘製造者」。第一種是「精神病製造者」,第二種是「遺忘製造者」。這是一種痴呆症。在行為上,這種痴呆顯現為反應非常遲鈍,光是坐著,完全沒有任何看到或聽到的跡象,非常沈默寡言。

還有第三種,這種「蒙魔」非人使人「快樂」。當這種非人佔據某人時,此人變得異常興奮,沒來由的笑,沒來由地失控狂笑。這又是一種精神錯亂。

還有第四種非人,稱為遊盪鬼,當你被遊盪鬼佔有時,你就遊盪著,就是無法坐好,總是動來動去,總是非常忙碌,總是從這邊晃到那邊,片刻都閒不得。在西藏,當你看到有人無法靜下來,人們會開玩笑地說:「哦,這個人一定被遊盪鬼附身了。」

問:唐登醫師,你會認為大多數被稱為精神異常的人實際上是被非人佔有了嗎?

答:不。例如在美國,大多數的精神疾病並不是由於非人或妖精佔有所造成的,而多半是由於心中的命氣失衡所致。失衡就在那裡,這非常普遍。精神疾病會以許多種方式顯現出來,包括沮喪,失眠,哭等等。在許多種情況中,藏藥會有幫助,因為不牽涉到非人:只是直接使體液再度恢復平衡。

問:所有幻聽的人是不是被非人所佔有?

答:這種情形,當人們幻聽或真的看到幻相,他們看到魔幻的景相之類的,那麼那通常是某種非人佔有的結果。例如,有位從佛羅里達州來看我的女性病患看到幻相。她看到妖精,使她不開心,她的心侷促不安。以她的情況,我給她金剛手的法照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對她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