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槃寺

柯槃寺

柯槃寺 Kopan Monastery





一、柯槃寺的歷史

柯槃寺座落於尼泊爾境內,歷史悠遠的佛教小鎮—博達納(Boudhanath)北方的山丘上(見左圖),在加德滿都(Kathmandu)山谷的綿延連亙田野顯得突出,從好幾哩外就能遠眺柯槃寺。壯觀的菩提樹聳立於寺旁,它曾是尼泊爾國王御用占星家的住所。西元1969年,喇嘛們帶著首批西方弟子,依著菩提樹的位置來到這個山丘。


建蓋柯槃寺,最初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梭羅昆布(Solu-khumbu)地區。西元1971年,喇嘛梭巴仁波切的前一世——勞朵喇嘛,他是勞朵地區一處小村莊的瑜伽士,為了圓滿勞朵喇嘛生前答應村民要為當地兒童建蓋一所僧眾學校的許諾,梭巴仁波切建蓋了一間學校,名為「埃弗勒士峰中心」(Mount Everest Center)。西元1971年,因為地處海拔四千公尺,冬季氣候嚴峻,要好好學習幾乎不可能,於是埃弗勒士峰中心裡有二十五位僧眾遷居至柯槃寺。

柯槃寺正蓬勃地發展當中,目前共有三百六十位僧眾在柯槃寺學習,其中許多僧眾來自尼泊爾和西藏,柯槃寺還是每年數以百計來自世界各國的訪客,他們修行的綠洲。空行喜旋尼寺鄰近柯槃寺,則有三百八十位尼眾。柯槃寺和空行喜旋寺皆為梭巴仁波切所指導,並由住持堪仁波切—喇嘛倫珠(Khen Rinpoche Geshe Lhundrup Rigsel)照料兩間寺院所有出家眾。柯槃寺亦宛如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FPMT)的源泉,起始於柯槃寺的全球網絡,在各國已成立一百四十多間佛法中心及諸多國際性活動,皆是耶喜喇嘛及梭巴仁波切之佛行事業。

————————————-

二、 堪布仁波切

西元1941年,Lhundrup Rigsel格西出生於西藏一個貧窮的農家。當格西還是小男孩時,就到了色拉寺。西元1959年,中共入侵西藏,格西流亡到印度。印度政府安排許多僧眾到位於北印度Buxa的一處難民營,格西在那兒遇到耶喜喇嘛還有梭巴仁波切,並與其它偉大上師,例如Rabten格西,一起學習經論。
六0年代晚期,印度色拉寺住持要求格西前往南印度,為一座新的寺院整地。西元1972年,耶喜喇嘛邀請格西到柯槃寺三個月,教授僧眾佛學思想。
堪布仁波切喇嘛倫珠自此之後任柯槃寺住持至今,照料人數日益增多的僧團及尼僧團,實現梭巴仁波切及耶喜喇嘛對柯槃寺的願景,使柯槃寺充滿了生氣。堪布仁波切喇嘛倫珠至今依舊每日在柯槃寺授課、提供來訪的客人和外國人諮詢,也接待一切眾生客。

————————————-

三、 出家眾的生活

僧眾及尼眾們在七歲時進入在加德滿都山谷最好的其中一間寺院——格魯傳承的柯槃寺,接受傳統僧眾教育,他們有的來自尼泊爾各地,有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國家,例如西藏、印度、不丹、錫金,甚至蒙古。
僧眾及尼眾在科槃寺要學全面的傳統哲學課程,例如辨經。柯槃寺成立一所小型密乘佛學院,由好幾年前在北印度建蓋的下密院(Gyumed college)出家僧指導,例如教導宗教的課程訓練,像是製作朵瑪(Torma)、儀軌唱誦、宗教舞蹈等、密乘經論研讀。除此之外,僧眾及尼眾每天兩次集合一起唸誦祈請文,迴向給所有的有情能皆能健康、幸福、快樂。
柯槃寺也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格西培育課程,這使得在柯槃寺的出家眾可以學習大部分完整的佛教哲學課程後,再到北印度的僧眾大學持續學習,獲得更高的學位。
新成立的密乘佛學院院可容納六十位僧眾學習密乘儀式,例如製作沙壇城(sand mandala)、雕刻酥油花(butter sculpture),籌備灌頂和祈願儀式。他們也會細讀密乘經論,以及學習如何幫想閉關的人護關。
並非所有僧眾都以日後成為學者為目標,完成第十年級的學習之後,有些僧眾則以多種的方式繼續在柯槃寺貢獻一己之力,對於此生想要投入佛法活動上的僧眾,則在具格的上師以及禪修大師的指導下進行。

Stupa, Kopan Monastery, Kathmandu, Ne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