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

達賴喇嘛

一、 達賴喇嘛簡介(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在達賴喇嘛自傳《吾土吾民》一書中曾述及:「我始終感覺,若我生於一個富貴的家庭,我將永遠無法了解西藏人民,尤其是來自卑微階層百姓的感受及情感。然而,正因為我的出生低微,因此更能體會並知道他們心中所想的一切。

西元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圖丹嘉措在西藏首府拉薩圓寂,享年五十七歲…

一九三五年七月六日,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誕生於西藏安多地區塔爾寺附近一個稱為「塔采」的小鎮農家中。二歲時,依照西藏傳統的宗教儀規,他被認定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他就是當今西藏人民的政治與精神領袖。

在達賴喇嘛自傳《吾土吾民》一書中曾述及:「我始終感覺,若我生於一個富貴的家庭,我將永遠無法了解西藏人民,尤其是來自卑微階層百姓的感受及情感。然而,正因為我的出生低微,因此更能體會並知道他們心中所想的一切。這也是為什麼我能強烈的感受到其需要,同時嘗試盡全力改善他們生活的原因」。

當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後,西藏政府所面臨的任務,並非只是簡單任命新攝政者,而是派出尋訪團尋找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尋找達賴喇嘛的新化身,將有許多跡象引導尋找,或是該小孩具有前世達賴喇嘛某些生理或心理上的特質。例如,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後,其遺蛻在趺坐接受瞻仰期間,他的頭曾兩次從朝南轉向朝東;同時,為安置其遺體,而在廣場上所設立之新祠堂,其朝東方向一支上好木柱上的東側,長出一顆菌菇。許多其他的暗喻亦指出:下一世達賴喇嘛將向東尋找。

一九三五年,依照西藏的歷史慣例與宗教儀規,攝政熱振仁波切率領的尋訪小組,前往距離首都拉薩約九十哩的聖湖──拉嫫拉錯湖,進行觀湖儀式。當時攝政本人清楚地看到水裡呈現三個藏文字母:「Ah」、「Ka」和「Ma」。接著出現下列影像:一座寺院,有著碧藍色及金色的屋頂;以及一棟房子,有著綠松石色的屋頂。攝政乃將這些景象詳細地描述記錄下來,並予保密。

隨後,西藏政府依循祕像在西藏各地開始尋訪,期望能找到攝政在聖湖水面所見影像的實際地方。其中一個向東而行的尋訪團,由色拉寺喇嘛給昌仁波切所帶領,當他們到達安多地區古本寺﹙塔爾寺﹚附近時,發現一個村莊附近的房子與祕像所描述相符,因而確定找對地方了!為了便於查訪,由初級官員洛桑吉旺假扮領隊,並由給昌仁波切扮作僕人來到這一家。當時仁波切身上正戴著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佛珠,小孩一下子就認出了念珠,並要求應還給他,給昌仁波切應允可以給他,但小孩必須先猜出仁波切是誰,小孩即大叫「色拉喇嘛」(色拉寺是給昌仁波切駐錫的寺),然後仁波切又問小孩,假扮領隊的人是誰,小孩也答出正確的名字,甚至連真正僕人的名字都知道。接下來一系列的試驗,小孩皆一一無誤地認出那些屬於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東西。

經過一連串測試之後,尋訪團成員進一步確認轉世的達賴喇嘛已經找到了,同時亦證實祕像中的三個字母:其中「Ah」代表安多(Amdo);另兩個字母「Ka」和「Ma」代表著古本賢巴林寺院或代表附近的噶瑪如比多杰寺院,該寺正位於村莊的山頂上,同時亦因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訪問中國的回程途中,曾於該寺停留,而使其更深具特殊意義。

一九四○年,達賴喇嘛坐床典禮在布達拉宮隆重舉行,達賴喇嘛正式升座為西藏人民的精神領袖。不久,在大昭寺接受攝政熱振仁波切的剃度儀式,並開始接受佛法教育。

一九四九年,中共軍隊開始入侵西藏東部邊境,西藏局勢日趨惡化。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僅十六歲的達賴喇嘛,正式即位,並全權承擔管理西藏的政教事務。

一九五四年五月,達賴喇嘛首度在拉薩羅布林卡傳授時論金剛灌頂,十萬信眾接受加持。當年秋天,達賴喇嘛前往中國北京與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會面;並於西藏另一位宗教領袖班禪喇嘛會晤。
一九五六年,達賴喇嘛訪問印度,參加佛陀誕辰二千五百年紀念活動,訪印期間,與印度總理尼赫魯、中國總理周恩來等舉行一連串會談,討論西藏日益惡劣的情勢。

一九五九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達賴喇嘛接受三大寺的初級測驗。在當年藏曆一月舉行的默朗木大法會中,參加在大昭寺舉行的最後大考。早上,由十三位學者輪流密集地測驗因明邏輯學;午後,須與十五位學者就中觀與般若經展開辯論;傍晚,三十五位學者考問戒律學及俱舍論;最後,達賴喇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這場考試。並且獲得格西拉然巴學位(即佛學博士)。

西藏人由於無法承受中共當局變本加厲的高壓與迫害,最終於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在首府拉薩發起了大規模的抗暴救國運動。中共對和平示威群眾以大軍鎮壓,迫於情勢,達賴喇嘛被迫離開西藏流亡印度。之後,達賴喇嘛長期駐錫於印度北部達蘭薩拉,西藏流亡政府也在此地。被暱稱為小拉薩的達蘭莎拉,現是西藏流亡政府教育、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同時也是醫療、天文、藝術、宗教寺院密集所在地。 

流亡期間,達賴喇嘛懇請聯合國正視西藏題,導致聯合國常會分別在1959年、1961年及1965年通過三項提案。此外,西藏流亡政府亦設立了教育、文化及宗教機構,對保存西藏整體以及豐富的傳統文化,提供了顯著的貢獻。一九六二年,達賴喇嘛首度頒佈西藏憲法草案,以確保西藏的民主政治。

一九六七年九月及十一月,達賴喇嘛首度離開印度訪問日本與泰國,與他的前世截然不同的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大洲,從北美、拉丁美洲到歐洲大陸;從非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到南亞國家。他會見過宗教領袖、政治領袖,也接見過科學家、醫師、作家、哲學家,乃至於平凡百姓,並互相分享彼此的理念和觀點。無論他走到那裏,所到之處,始終強調全人類的平等,同時強調以愛和慈悲平等對待所有人,沒有任何預設立場及界限。

達賴喇嘛成為眾所周知之學者、和平使者、人類代言人,近幾年來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學及機構授予和平獎章及榮譽博士之尊榮,以表彰達賴喇嘛在佛學哲理上的素養與貢獻,面對世界不同宗教信仰,達賴喇嘛扮演著培養包容及和諧關係的重要角色,同時也因為肯定他對西藏人民的領導能力,一九八九年榮獲舉世矚目的諾貝爾和平獎殊榮。

多次國外訪問期間,他大聲疾呼,對於世界上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應該更深切地互相了解及尊重,基於這個觀點,他不斷宣揚相互信任與包容的重要,並強調愛心、悲心及慈心的彰顯以及對世界大同的責任。他曾經說過:人與人間即使對和平單純的需求都變得越來越急迫……今日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而相互依賴程度卻越來越高,一個國家的問題,不再能夠完全由本身解決就可以的。因此,如果對世界和平沒有責任認知,而一味只考慮到自身生存,反而將會變成對別人的威脅。基本上,世界和平的基礎在於:對他人所遭受的痛苦,我們也應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就像我們自己受苦一樣;我們也應了解,敵人之所以與我們為敵,其動機完全是出於追求自身幸福而起。因此,我們也必須體認,一切眾生所要的都是相同的。也唯有體認上述所言之真義,並經由人與人互相的關懷體諒,才是引領我們走向達到真正了解、以及自在的大道。達賴喇嘛每一世的化身,都可說是菩薩慈悲的示現,以選擇轉世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文章及圖片來源: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網站)

二、達賴喇嘛的故事

1. 沒有貪著的生命

我在十年前遇到尊者。每次見到我這位上師,內心都會被他整個人的鮮活、圓滿所感動。尊者的單純、謙遜、童稚、沈著、喜悅及學識在在動人心弦。一旦因緣成熟,上師與弟子間的隔閡消失,彼此會體驗到深刻、關係重大的精神結合。這正是我去達蘭薩拉訪問尊者的感受。

問:可否談一談您在精神上的奮鬥,所遭遇的困難﹖
答:(沈默許久)其實我不知道怎麼說。基本上,修行佛法有三個階段或步驟。開始起步的階段,要減少對今生的貪著。第二個階段是止息對輪迴的欲求和貪著。而第三階段,是消除自我愛惜。六十年代的時候,由於就輪迴的過患和貪著輪迴做過一些嚴謹的修行,亦即分析性的禪修,我感到止息輪迴,也就是涅槃,是可能的。當然,從理論上來說,我有一些覺受,而且我認為那時自己相當渴望達到涅槃。

其實,當時我覺得修無限的利他心非常困難。利他心對我而言,只是美好的理想。後來在1967年左右,我領受寂天菩薩的教法,進行更深入的行持和禪思。到了1970年代中期,我已經脫胎換骨了。我不再覺得培養無限的利他心有任何困難,那已經成為我的基本體驗。

後來,至少在知性上,我有些理解空性,對於實現涅槃的可能大有助益。雖然不算是真正的證量,但是那種感覺促使我決心證得涅槃。自70年代中期以來,我覺得唯一的問題是時間不夠,還有我的身份。如果能夠到偏遠的地方去,我自信可以開展這些修行。不過目前我還沒有真正的體驗。

在欲望以及控制瞋怒方面,有時候我仍然有困難。不過,我從小就不覺得消除或減輕惡意有什麼困難。貪著好東西和好名聲的欲望也不強。再來,談到性慾,遵守獨身生活的修行,是為了證得涅槃。主要的障礙,同時也是陷在輪迴的主要因素,就是欲望和貪著。有各種不同的貪著:貪著生命,貪著自己,以及性的貪著等。貪著食物牽涉到味覺、嗅覺和視覺。至於性慾,就比較複雜了,包括美色、外貌、氣味、還有接吻乃至最後的肉體接觸。

經典上往往說性慾是最強或最糟糕的一種欲望或貪著。為了減輕貪著,保持獨身是有好處的。總之,從佛法的觀點來說,精神上的修持,意謂減少對今生和輪迴的貪著。

在家人或優婆塞不必克制性慾,而可以透過淨化內心,不必出家,終究也能夠達到涅槃。

問:哪一種人比較難達到﹖
答:我想這要看情形,主要是看個人。有些例子像那些真正具足條件修習無上瑜伽密續的行者,強烈的性慾往往和高度的知性潛能並存。他們首先設法瞭解空性。藉由了悟空性,把性欲轉化成超俗的能量,而把我們的心導入更深邃的澄明境界。在其他一些個案,則既沒有強烈的性欲,也沒有能力轉化欲望。因此,依據不同的情況,而有不同的續部。

問:您為什麼說應該外修小乘,內修大乘,而祕密修密乘呢﹖
答:許多經典上都說過,保持祕密並不表示偷偷在做壞事。密續的教法被稱為秘密的教義,有其道理。戒律是外在的,可以由外表看得很清楚,而大乘的菩提心從外表看不見。菩提心是一種心態,也就是所謂大乘修內在世界(內修)。依密乘的秘密教法,則必須觀想一位本尊及其佛父或佛母。出家人都很注意保存和駕御自己的精力,但是做雙身的觀想,卻有必要連想某些性方面的活動,因而精力進進出出。密乘行者就是必須這麼修。

問:在熟睡或夢境中,您是否下功夫修習﹖
答:有時候我需要下一點功夫,但不是一向如此。有時候我的確了知那是夢境,想加以控制。

問:您如何在純意識中進行活動﹖如果語言和日常經驗都無法真正傳達清淨心的經驗,您又如何確定它呢﹖
答:除非你曾經在密集地禪修一個月左右之後,獲得若干體驗,否則無從了解。有一次我在拉達克閉關四十天。在那兒,我內心的定力逐漸增長。我想那種經驗非常有價值,心的一半在看著心的另外一半,知道心是安定還是即將馳散。那時我產生了自信,相信只要有機會繼續修下去,可望成就某種內心境界。

問:過去您接受時輪金剛灌頂的時候,心理上有何種變化或轉化﹖
答:我是在普陀接受第一次時輪金剛灌頂,那次的灌頂並沒有什麼特別。到了最後,我的上師要我繞行壇城、做禮拜,然後上師把弟子獻給本尊。我的上師林仁波切當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我覺得那是一個特殊的經驗。

問:和家人分離,尤其是母親,除了不愉快以外,對您的人格,有何影響﹖在生活上,您如何處理哀傷的情緒﹖
答:小的時候,我不懂。長大之後,我也不懂。不過小時候離開母親時,是有所感。後來,有一個夏天的節慶,母親到諾布林卡來陪我、親近我。 (通常她每年都會來。)節慶之後,她總是回拉薩的家。她要離開的當天,我覺得非常傷心、難過。或許還有別的原因。那是整整五天的節日--演戲、遊行、樂隊等等,真的是非常歡樂的時光。這一切結束之後,我很感傷。所有的一切湊在一起,或許就產生了那份傷感。(笑)

後來,我母親真的過世了,還有我的資深教師,以及我的監護人,如父般的對待我,這三位過世的時候,我最傷心。

當然,在佛教,死亡是自然的一部份。不管喜不喜歡,出生和死亡是不了的。這三位全都享壽八十多歲,相當老,活得夠久了。只是老師和母親一過世,我的責任更重。以前可以依賴老師,現在自己要負更多的責任。我明白陷入哀傷或憂慮都沒有用,因為死亡是自然的事。佛教其他有關苦的教法和修行法門也幫了我。

另外,或許我一向都把感性和知性的層次分開。在感性的層次上,即使發生了重大事件,我也總是淡然處之,不會有震驚或哀痛的情緒。可是隨著時間過去,在知性的層次上,我開始憂慮、難過。兩三個星期以後,我的思惟助長了我的憂慮。

在1960年代早期,有一位好的行者突然失蹤。幾天以後,發現他自縊死了。後來我才知道原因。原來在幾天以前,我們討論過修行的事。我告訴他無上密的某些修行法門,並說到身體是一個重要因素。年輕的時候,體力一直增長。所以如果早早開始修,效果比較卓著。過了五十歲以後,體力開始衰退,修行就難了。大概我提到這些,使他洩氣。他堅定的下決心要轉世再來,繼續修。假如他轉世得快的話,現在應該在世,還有可能接受我的若干教法。當時我不明白他的打算。他還留下字條。

那時候,他周遭的人都非常尊重他,大家深感震驚。只有我說沒關係,沒事,安慰大家,但是幾個星期之後,我卻非常難過。

我感到那是屬於情感層次的事。減輕傷感的方法之一,是在感情的層次上,不要太認真。

況且,在情感的層次上根本沒有爭辯的餘地。爭辯徒增困擾。情感和頑固差不多。在知性的層次上,我們可以認清消極的東西,在那上面推敲一番。啊﹗這是壞事,不過好歹總是有些好處。在情感層次,就沒有辦法這樣推理。或許這就是我的技巧。

我們就以慾望和貪戀做例子吧。情感上,有盲目的慾望和貪著:我要這個,我要那個。如果用知性推理,你就會明白。其實在情感的層次,也有辦法推理,只是自己冥頑不靈。就知性上來說,沒錯,我想要性慾。人人都樂此不疲,為之興奮不已(笑)。可憐的出家人,沒有這般榮幸的機會 (開懷大笑)。然後,斟酌一下那一條路最好,仍然決心一輩子做個單純的出家人,養成冷靜的心境。當然,幾個星期下來,無所貪著的生命會顯得暗淡無光,其實是很安穩。等到20、30、40,或50年之後,這樣的生活實際上是有益健康、安樂的。

美玲 譯 (譯自1998年 1一2月份《壇城Mandala雜誌》)

—————————-

2. 達賴喇嘛小檔案

◎全名是至尊文殊妙音王‧賢善智慧‧教持大海‧三界法王‧無平等部‧吉祥賢善。法名又稱丹津嘉措。幼名拉木登珠(期盼充滿神性之意)。西藏人民間稱他為昆教,即「諸佛菩薩之總匯」的意思。

◎1935年7月6日出生。

◎生於西藏東北安多省(現青海省)塔澤村。

◎1936年入選為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

◎1940年正式在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並在大昭寺由攝政端廷仁波切剃度成為沙彌。

◎1943年接受一般顯教的僧侶教育及密法。

◎1951年修習道次第。

◎1953年林仁波切授予達賴喇嘛時輪金剛灌頂。隨即閉關一個月。

◎1954年年初正式受比丘戒。夏天第一次傳時輪金剛灌頂。

◎1958年夏末前往哲蚌寺、色拉寺進入最後大考的第一部份考試。

◎1959年3月5日,在大昭寺得到格西學位(佛學博士),時年25歲。稍後流亡印度。

◎1959年12月在菩提迦耶第一次為一百六十二位沙彌授比丘戒;接著到鹿野苑舉行七天法會。

◎I960年成立西藏文獻圖書館。

◎1961年出版的西藏憲法草案綱領,達賴喇嘛加入只要國民大會三分之二票數通過,就可以解除達賴喇嘛職權。

◎1967年秋天首度離開印度到日本、泰國旅行。

◎1970年在印度南方卡納塔卡重建甘丹、色拉、哲蚌等三大寺。

◎1973年首度前往歐洲及北歐,費時六周,足跡遍及十一國。會見教宗保祿六世。

◎1974年第一次在菩提迦耶傳「時輪金剛灌頂」。

◎1979年訪問莫斯科、布里雅特共和國、蒙古人民共和國、第一次拜訪美國。

◎1988年在德里機場遇見德蕾莎修女。

◎1989年秋天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給他的評語是:「達賴喇嘛致力爭取西藏自由,反對使用暴力;主張為了保存西藏人民的歷史和文化遺產,應基於容忍和相互尊重的原則,和平解決問題。達賴喇嘛已從敬愛眾生與民胞物與宇宙責任觀,發展出和平哲學。」。

◎1991年(國際西藏年)出訪英國、美國,並分別會晤英國首相及美國總統。

◎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議」針對宗教與環境的議題發表演說。

◎1994年國際議會支持西藏會議於印度新德里第一次召開。

◎1997年應中國佛教會邀請,首度訪台弘法。

◎1999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十世紀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2001年第二度訪台弘法。西藏流亡政府選出第一任民選首席部長。

◎2002年接受奧地利格拉茲大學頒發的年度『國際人權獎』。

◎2003年在紐約中央公園演說,吸引十萬多人前往聆聽,盛況空前。

◎2004年與西藏各教派領袖在佛教聖地-菩提迦耶舉行為全球西藏人的命運祈福法會。

 

三、達賴喇嘛中文版著作一覽表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達賴喇嘛談心經

達賴喇嘛

圓神

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己

達賴喇嘛

天下雜誌

達賴喇嘛:西藏之心

達賴喇嘛

時報出版

轉念­­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4

達賴喇嘛

時報出版

108問,與達賴喇嘛對話

達賴喇嘛

心靈工坊

五世達賴喇嘛傳(上、下冊)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

中國藏學出版社

一世~四世達賴喇嘛傳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

中國藏學出版社

達賴喇嘛禪思365

達賴喇嘛

橡樹林

寬恕: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
維克特‧陳

時報出版

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
霍華德‧卡特勒

時報出版

二世達賴喇嘛-根頓嘉措傳

二世達賴喇嘛根頓嘉措

全佛

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傳

第五世達賴喇嘛

全佛

達賴喇嘛遇上耶穌:看見別人跟自己的不一樣,友誼從此開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大是文化

當光亮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達賴喇嘛

橡樹林

道次第修心之實踐(附DVD)

達賴喇嘛

大千

道次第之前行開示

達賴喇嘛尊者

大千

真愛無限

達賴喇嘛

天下雜誌

相對世界的美麗:達賴喇嘛的科學智慧

達賴喇嘛

天下文化

工作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3

達賴喇嘛
霍華德‧卡特勒

時報出版

愛是什麼?

達賴喇嘛

圓神

幸福:菩提道次第修行法

達賴喇嘛

立緒

我們都需要愛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菩提心

達賴喇嘛在哈佛:論四聖諦、輪迴和敵人

達賴喇嘛著
傑佛瑞‧霍布金司編

立緒

新覺醒

達賴喇嘛

春天

愛心-用慈悲與智慧,創造生命的真愛喜悅(中英對照)

達賴喇嘛

遠流

修行的第一堂課

達賴喇嘛

先覺

抉擇未來

達賴喇嘛

橡樹林

超越的智慧

達賴喇嘛

立緒

五世達賴喇嘛 – 羅桑嘉措傳(上)第一函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

全佛

五世達賴喇嘛 – 羅桑嘉措傳(下)第一函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

全佛

五世達賴喇嘛 – 羅桑嘉措傳(上)第二函

五世達賴喇嘛

全佛

五世達賴喇嘛 – 羅桑嘉措傳(下)第二函

五世達賴喇嘛

全佛

五世達賴喇嘛 – 羅桑嘉措傳(上)第三函

五世達賴喇嘛

全佛

五世達賴喇嘛 – 羅桑嘉措傳(下)第三函

五世達賴喇嘛

全佛

達賴「新」經:達賴喇嘛人間對話

達賴喇嘛

天下雜誌

答案

達賴喇嘛

法鼓

達賴生死書

達賴喇嘛

天下雜誌

大圓滿

達賴喇嘛

心靈工坊

開心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天津嘉措 著
尼可拉斯‧維瑞藍 編

遠流

禪修地圖

達賴喇嘛

橡樹林

幸福的修煉

達賴喇嘛

橡樹林

菩提道次第簡明釋論

達賴喇嘛

唵阿吽

平心靜氣:達賴喇嘛談愛、慈悲與容忍

達賴喇嘛

遠流

西藏王臣記

五世達賴喇嘛

民族出版社

生活更快樂­­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
霍華德 卡特勒博士 著

時報出版

藏傳佛教世界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立緒

慈悲的力量

達賴喇嘛

聯經

點亮心靈之光

達賴喇嘛

聯經

邁向解脫之路

達賴喇嘛

聯經

生命之不可思議:揭開輪迴之謎

達賴喇嘛

立緒

慈悲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立緒

喜樂與空無

達賴喇嘛十四世

唵阿吽

達賴喇嘛自傳

達賴喇嘛

聯經

達賴喇嘛:心與夢的解析

法蘭西斯可‧凡瑞拉

大是文化

純淨的法眼 – 與達賴喇嘛談心

克勞德‧卡列拉

樸實文化

開闊之路: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5

皮科‧艾爾

時報出版

蓮花湖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如意寶影音流通處印贈

道次第攝義

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如意寶影音流通處印贈